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马云 已识乾坤大 犹怜草木青

时间:2019-07-17 05:3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马云 已识乾坤大 犹怜草木青

 

9月10日,马云通过阿里巴巴微博发布公开信并宣布:一年后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即2019年9月10日,他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届时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阿里巴巴和我为了这一刻已经准备了10年”。马云说,自己“辞职”后会全职做老师,投身教育和慈善事业。巧的是,这一天是教师节,也是马云54岁的生日。

 

马云 已识乾坤大 犹怜草木青

 

马云在多个场合都曾表达过“回去当老师”的愿望,他说自己最喜欢的职业是老师。1988年大学毕业后,马云曾做了6年马老师。1999年9月10日,马云带领湖畔花园的“十八罗汉”创办了阿里巴巴。19年时间,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并跻身全球五大互联网巨头行列。

 

早些年那些事第一份工作是教师

 

1964年9月10日,马云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小时候的马云是个顽童,成绩让老师很头痛,大学也是考了3次才被杭州师范学院录取。算不上好学生的马云却非常喜欢学习英语,1979年刚改革开放那阵儿,到杭州旅游的外国人多起来,马云一有机会就在西湖边逮着人家练英语口语。

 

考上杭州师范学院后,马云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后来又成为杭州市学联主席。他开始崭露头角。1988年,大学毕业后的马云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担任英语老师。后来担任阿里巴巴副总裁的戴珊就是那个时候马云的学生。她回忆道,那个时候马云已经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老师,“他的课是学生出勤率最高的,他不点名,但是学生们都喜欢听他讲课,他经常给大家讲做人的道理”。

 

尽管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但是当时马云的工资每月仅有110元。不甘寂寞的他找了不少兼职,为到杭州观光的外国人担任导游,西湖边的第一个英语角就是马云发起设立的。1992年,马云和朋友一起成立了杭州最早的专业翻译社“海博翻译”,开展翻译业务。当时经营特别艰难,一个月的营业额仅200多元,可光房租就要700元。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马云背着口袋到浙江义乌、广东广州去进货,四处推销礼品、鲜花。他用这些钱养了翻译社3年,之后实现了收支平衡。

 

马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是在1995年。当时,杭州市政府有一笔“跨国债”,他作为杭州“体制外英语最好的人”被政府委托到美国“讨债”。据说当时碰到了诈骗集团,马云被软禁,费了好大的力气才逃出来。一般人摊上这种事肯定想赶紧回家,而马云却没有,他借机去西雅图看望了一个朋友。在那里,马云第一次接触了互联网。当时,他好奇地在搜索引擎上输入英语单词“beer”(啤酒),结果只找到了美国和德国的品牌。刚会上网,他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广告。10时他把广告发到网上,12时前就收到了6封电子邮件,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说这是他们在网上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条信息。“这里有大大的生意可做!”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

 

筑梦阿里巴巴“十八罗汉”50万元创业

 

回国后不久,马云放弃了大学老师的工作,辞职下海了。他决定在中国成立一家公司,专门做互联网生意,利用互联网帮助中国的公司走向世界。

 

1995年4月,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杭州海博电脑服务有限公司——成立,模式是为中国企业提供在线信息发布服务和黄页。在那个互联网并不为许多人所知的年代,推销中国黄页的马云常常被视为骗子。

 

1999年3月,推销中国黄页失败的马云在杭州湖畔花园小区的住宅内创办了阿里巴巴。初创团队一共有18人,被称为阿里巴巴创业“十八罗汉”。他们凑了50万元,这是创业的全部家底。当年,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发展得如火如荼,国外风投纷纷向其投钱,互联网公司也在大把地“烧钱”。50万元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然而,那时候的马云就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10。”

 

创业之初,马云幸运地遇到了后来被称为阿里巴巴“财神爷”的蔡崇信,这曾被媒体称为“上帝的安排”。蔡崇信出生于律师世家,耶鲁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后在纽约做律师,后来又在InvestorAB风险投资部任亚洲总裁,负责亚洲地区的投资业务——他是既懂资本知识又懂财务和法律知识,而且有丰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蔡崇信的加入,极大地增强了阿里巴巴驾驭高额资金以及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的能力。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