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好未来CTO黄琰:人类智慧+人工智能 用更好的教育培养更好的人

时间:2019-07-03 05:37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人工智能的崛起将成为教育的第四极。

  i黑马&火柴盒讯 5月24日,第三届AIAED全球AI+智适应教育峰会在北京举行。好未来CTO兼开放平台事业部总裁黄琰受邀出席,并发表题为“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用更好的教育培养更好的人”的主题演讲,分享好未来对人工智能和未来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并给出对于“AI+教育”的四点判断和两点心得。

  核心观点:

  “AI+教育”正从功能组件的1.0时代,进入整体解决方案的2.0时代。

  在教育的三大角色(老师,学生,家长)之外,人工智能的崛起将成为教育的第四极。

  技术回归教育,好未来始终坚守两个教育理念,宏观层面坚持助力“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微观层面致力于为每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需发挥AI的乘数效应,以学生为中心重新解构“教”和“育”,知识传授交给人工智能;素养培育借助人工智能,在规模化的同时实现个性化。

  好未来“AI+教育”探索取得阶段性成果,AI激发以“人”为本的快乐学习,突破学科边界助力精准教学,辅助个性化练习让大规模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以下为演讲分享,经i黑马&火柴盒整理编辑:

  各位教育家,科学家们,

  大家上午好。正式开始今天的分享之前,我想给大家展示三间教室:

  教室一:这是四川省昭觉县“民族小学”的课堂,昭觉是国家级扶贫工作的重点县,对于这些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彝族孩子来说,不会说普通话,缺少老师,已经成为他们与外界交流学习时的最大障碍。现在有了AI课堂,孩子们可以跟着屏幕里的AI老师学习普通话。

  教室二:这是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一家外语教培机构的课堂,孩子们正在上一节“AI外教课”,这名外教毕业于哈佛大学,正带着孩子们大声读英语。

  教室三:在克罗地亚、捷克等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国家,很多对中国感兴趣的当地学生可以借助AI课堂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已深入乡镇,走出国门,真正完成产业化落地,来到我们身边。

  、好未来对“AI+教育”行业的判断

  1AI+教育进入2.0解决方案时代

  过往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多以功能组件形式存在,体现的是AI能力和组件层输出的单维能力,例如拍照判题、语音评测、人脸签到等智能伴学/助学功能的实现。

  今年起,我们能看到无论科技还是教育行业发布的人工智能教育类产品,开始有覆盖课前、课中及课后、打通学校和家庭的AI整体解决方案出现。可以说,“AI+教育”正从功能组件的1.0时代,进入整体解决方案的2.0时代。

  2中国“AI+教育”具备全球领先的机会

  天时:

  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写入国策,后续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强化了人工智能在教育现代化中的重要意义。

  地利:

  受儒家文化熏陶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双重影响,中国人对教育尤为重视,这孕育了庞大的教育需求,也为“AI+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相伴相生的海量教学数据,进一步加速中国“AI+教育”的发展。

  人和:

  中国赶上了信息时代的人口红利,拥有大量计算机和AI领域人才;同时,我国充分重视人工智能人才梯队建设,未来AI人才基础广阔。

  在人才培养方面,好未来也发起了“FUTURE CAMP好未来人工智能训练营”计划,帮助上百名海内外高校学生完成具有科研价值的“AI+教育”项目。

  3、AI将成为教育的第四极

  AI在教育中的角色,不是是否取代老师这样简单粗暴的零和博弈。我们愈发感到,正如好未来一直强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工智能的崛起将成为教育的第四极,与老师、家长一道,共同为孩子提供有质量,有温度,有效果的教育。

  4、AI将带来培养目标的变化

  随着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每个人都有能力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AI对个性化的激发会让兴趣导向的教育模式大行其道。教育目标将从分数导向的“教育改变命运”,升级为兴趣导向的“教育获得幸福”。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教育教培行业未来主要目标都不再是提升学习成绩,而更是提升国民素养,帮助每个人获得幸福的能力。

  、好未来对“AI+教育”的两点心得

  1、技术回归教育,始终坚守两个教育理念

  我们所有的技术探索,根本目标还是要回归到教育本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实践中,好未来始终谨记两个教育理念:

  宏观而言,坚持助力“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