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职业教育绝非“二流选择” 我们确实需要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看法

时间:2019-06-29 04:2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我们确实需要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看法”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美国职业教育开始衰退,本科教育日渐兴盛。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本世纪美国大学入学人数从2000年的1320万人增至2016年的1690万人,增长率为28%;商学院的入学人数从1999年的960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1600万人 。

  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部分原因在于人们观念的改变——一种流行的观点是,进入大学是一个人成功的标志,接受职业教育人会被贴上“看上去很蠢”的标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家庭要拼尽全力培养出第一个大学生。

  艾琳和丈夫卡拉布是各自家族里的第一代大学生。这对夫妇一直想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但他们16岁的儿子对此并不领情。今年秋天,艾琳的儿子将成为一所职业学院的新生,这让她多少有些失落。“在我们的成长经历里,职业院校似乎一直是为了那些不想真正学习的人准备的。我们无法确定孩子进入这样的学校会得到什么。”她告诉《大西洋月刊》。

  “孩子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了?”每当身边的人这样问起艾琳,都让她感到颜面无光,她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解释,孩子高中成绩其实不错。“人们普遍觉得,进入职业学校,是你在传统教育中遇到问题或者GPA成绩不理想时,才会作的选择。”对此艾琳颇为无奈。

  与美国不同,欧洲对职业教育的态度更为宽容。拿芬兰和德国来说,政府会积极为学生提供职业培训,近一半的中学生乐于接受职业教育。但在美国,这常常行不通。

  “对职业教育的误解和消极的态度始终存在,它被认为是二流的选择。我们确实需要改变人们对职业和技术教育的看法。”圣迭戈地区社区学院院长帕特里夏·谢在2017年的美国社区学院协会会议上表示。这也是许多职业教育从业者的心声。

  “职业教育几个字往往意味着耻辱感。”《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写道。虽然几十年来,美国的职业教育工作者一直强调“工作类型不同,但对社会的价值同等”“职业教育是个获得稳定收入的良好途径”,但没有人真正相信这种说法。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选择的背后通常是“不那么灿烂的未来”。

  “职业教育更接近终身教育”

  在美国,大学被描绘成几代人获取成功的必经之路。对一些人来说,这种说法没错——曾经,大学乐于通过“贸易”“金融”一类的专业吸引学生。教育者声称,通过学习相关内容,学生们可以在毕业后轻而易举地还清学费贷款、年入百万美元,成为人生赢家。

  然而,根据美联储的数据,截至2018年年底,美国有1.5万亿美元的学生债务尚未偿还。皮尤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30岁以下的成年人中,有四分之一仍然在为学生贷款债务奔波。如果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则意味着学生毕业后要承担更为庞大的债务。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