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人大推进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 意义何在?

时间:2019-06-28 04:27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核心提示:时隔半年,记者在16日至17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和财政部联合召开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工作座谈会上,聆听各方改革声音。

新华社济南10月19日电(记者韩洁、潘林青)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看紧政府的“钱袋子”,是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职能。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迈出党中央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的重要一步。

新时代推进这一改革意义何在?如何确保改革取得成效?时隔半年,记者在16日至17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和财政部联合召开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工作座谈会上,聆听各方改革声音。

人大加强预算审查监督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政府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我国全面启动建设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人大如何通过监督“利剑”管住政府乱花钱备受关注。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指导意见》,是党中央紧扣新时代新要求,对加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职能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徐绍史说,财政资金如何管好、用好、监督好,如何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保障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实现党的十九大描绘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人大和政府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重收入轻支出、重投入轻产出、重分配轻执行——针对这些以往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人大对支出预算和政策开展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意味着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政策实施效果将受到更多关注。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史耀斌说,人大将重点从支出预算的总量与结构、重点支出与重大投资项目、部门预算、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债务五方面加强预算审查和监督,保障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政府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中得到贯彻落实。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是人大依法审查监督的深化和细化。”财政部副部长刘伟说,这一改革有利于促使财政部门进一步落实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要求,真正将工作重心向支出预算和政策聚焦,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放在更突出位置,该保的保足用好,该减的坚决减下去,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

《指导意见》出台后,审计署于今年5月印发了具体贯彻落实的意见。审计署副审计长袁野说,今后各级审计机关将围绕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需要,聚焦审计重点、提高审计监督效能、形成监督合力,促进政府预算有效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

人大审查监督无“死角”

倒逼政府把钱花在“刀刃”上

人大如何加强预算审查监督?根据《指导意见》,人大对支出预算和政策开展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旨在通过“无死角”监管确保政府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说,山东省已于9月印发全省落实《指导意见》的具体实施意见,加强全口径预算编制审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逐步建立起全口径、全过程的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体系,更好服务于全省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等战略任务。

把好投资计划审查关、强化项目执行监督、狠抓审计整改意见落实……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建鸣介绍,在对计划执行情况报告进行审查时,省人大明确提出要对本级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重点审查,并专门制定了有关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审查制度。

记者从座谈会上了解到,针对民生领域短板较多、部分支出绩效较差等问题,辽宁省人大常委会采取特定问题调查的方式,对政府支出预算结构和政府性债务问题进行剖析检查,确保政府财政部门拿出一本“明白账”,切实把财政资金管好用好。

为提高审查质量和效果,北京市人大探索发挥各专门委员会作用,将预算初审作为市人大常委会的一项整体工作;四川省人大则探索做实部门预算决算审查,从集中开展预先审查、监督部门预算执行、跟踪审计及审计整改等全链条加强审查监督,发现问题敢于亮剑,倒逼政府部门不断提高花钱绩效。

标签: 拓展改革(41)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