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0 22:36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全省中小学生学习生活会有啥变化?权威解读浙江减负工作组合拳
2018-08-24 21:36 来源:浙江发布
原标题:全省中小学生学习生活会有啥变化?权威解读浙江减负工作组合拳
开学在即,同学们又将陆续回到校园。新学期学习生活会有哪些变化,是学生、老师、家长关心的焦点。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重点规范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已逐渐成为学生和家长的重负,社会反映强烈,《意见》的出台,再次引来社会热议。
今天,小布将焦点对准中小学生负担问题,探究这一社会热点的根源,看浙江所作的应对~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有关负责人告诉小布,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现象要辩证地、系统地、发展地看。
怎么来定义学业负担?真的是越轻越好吗?
学业负担主要是由学校带来的学习任务、心理负担,以及家长附加的如作业、家教、补习班等学习活动给学生造成的压力。
中小学生负担不是越轻越好,适度合理的学业负担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个人兴趣使然的学习不是负担。
要减轻的是学校、家庭强加给孩子额外的负担,尤其是文化学科超前、超纲教学的负担。
展开全文
目前,城乡、学段、校际、校内外之间学生负担差异很大。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公办学校减负、民办招生增负。
中小学生过重负担通过努力是可以减下来的,但减负没有灵丹妙药,既要防止越减越重的悲观论,也要防止依靠行政手段一蹴而就的乐观论,减负是场持久战。
减负要“治病”也要“去根”!
“培训热”“竞赛热”“掐尖招生”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交集、相互影响的。减负治理重点已从校内转到校外。
减负“治病”的重点,在义务教育段着力整顿少数民办学校违规“掐尖”招生乱象;在中学阶段主要是不断完善中考招生、高考招生改革。
减负“去根”的重点,就是全社会共同努力转变过于功利的教育观、成才观、就业观。
浙江的减负“退烧治病去根”组合拳已经打出~
浙江近期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打出减负“退烧治病去根”组合拳。“开展两治理”,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清理规范竞赛;“实行一提高”,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办好两小事”,小学推迟上学、托管服务两关键小事。
开展两治理
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
今年4月,省教育厅会同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建设厅和省工商局联合出台《浙江省开展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方案》,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结果与民办中小学招生挂钩的行为,对于在职中小学教师到校外培训机构授课的,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严肃进行处理,遏制愈演愈烈的培训机构“应试教育”状况。
下一步,浙江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按照“规范一批、整改一批、关停一批”的总体思路开展有效整治。
切断中小学招生与培训机构之间的利益链。建立培训机构“白名单”与 “黑名单”,引导社会合理选择。
清理规范面向中小学的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