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0 22:13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2019年6月13日,在美国波士顿,美国斯坦福大学前帆船教练约翰·范德莫尔因卷入美国大学招生舞弊案出庭受审。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世界教育之窗】
当地时间2019年6月13日,在美国波士顿,美国斯坦福大学前帆船教练约翰·范德莫尔因卷入美国大学招生舞弊案出庭受审。美国联邦法官判处他2年监督释放的缓刑,包括前6个月限制在家中。范德莫尔还被处罚款1万美元。
范德莫尔是美国招生舞弊案中认罪的22名被告中第一个被判刑的,其他大学的涉案人员估计很快也会受到惩罚。然而,这只是美国知名高校曝出的招生舞弊事件的冰山一角。实际上,美国一些非富即贵的家庭,通过“见不得光”的方式进入大学甚至进名校的做法,早已经不是新闻。类似事件在美国高校的人才选拔中已经出现了多次。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交易,被其在人才和科研方面耀眼的光环所掩盖。
如今,媒体的深挖已把那些通往名校或隐或现的暗门放到了镁光灯下,普罗大众终于可以明白:在他们费尽心力向心仪的大学奋进时,一些特殊的捷径早已存在,专门为一些特殊人士所设。
1.大学选拔标准:被利用的多元化
笼统地谈美国高校如何选拔学生是不尽合理的,这容易掩盖美国高校多样性的特征。实际上,美国高校在办学定位、层次、类别、经费来源、治理结构和人才培养方式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因而,不同高校在人才选拔上的理念和做法也不尽相同。
总体来说,美国高校的人才选拔在入学标准上同样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即实施所谓的多元评价。一般来说,高水平大学入学标准比较多,要求近乎苛刻。而大量的社区学院则基本上实行开放入学的政策,不需要学生提供高中毕业证书以外的材料。两者之间很多大学,在选拔标准上集中体现了多元评价的特点,其中课程成绩、大学入学考试成绩、班级排名、课外活动、推荐信等是“多元”的重要内容。
去年,美国大学招生咨询委员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简称NACAC)发布了美国高校招生情况的年度报告,该报告指出:高校的人才选拔标准多达十余项,如果依据这些标准的重要性来排序的话,那么高中全部课程成绩、大学预备课程成绩、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和高中课程强度分别位列前四名。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美国高校人才选拔标准中最重要的是“高中全部课程成绩”,80.9%的大学认为“非常重要”,而排名第二的“大学预备课程成绩”实际上包含于高中课程之中,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尽管也有52.3%的大学认为“非常重要”,但与前两个标准的比例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主要包括两项,分别是SAT和ACT,均由相对独立、面向市场的专业化考试机构举办。两个考试的主办方最近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参加SAT和ACT考试的美国本土学生分别有213.7万和191.5万。从规模上看,这两个考试在美国教育领域的影响巨大,但在高校人才选拔中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其他重要的选拔标准包括一些与考试成绩并没有直接关系的因素,比如学生的兴趣、推荐信、个人作品、面试等。这些标准更多指向的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毫无疑问,它们也是影响学生在大学学习以及未来工作中表现的重要因素。在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时赋予那些能够预测学生未来表现的指标必要的权重,是美国高校设置选拔标准的基本逻辑。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大学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对SAT或ACT成绩的要求。但据美国国家考试公平与公开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Fair & Open Testing)的调查,截至2019年春季,全美超过1000所的四年制学院(大学)不强制要求学生提供任何标准化考试的成绩。
2.高校招生:一个难以打开的“黑匣子”
从招生过程上来看,美国高校一般会依据上述若干标准来要求学生在申请时提供各种材料,以表明能够胜任大学阶段的学习。在收到学生的申请材料后,大学的招生委员会会对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详细的审核,最后给出不同的录取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同时向多所高校提出申请,当然也就可能拿到多个录取通知书。如果学生足够优秀,选择主动权就在学生手中。学生最后接受哪个录取,除了权衡利弊外,还可以与不同高校进行讨价还价,视各种优惠待遇而做出决定。对一些名牌大学而言,学生之间入学的竞争非常激烈。但对优秀的学生而言,高校之间在“抢生源”上也同样竞争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