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大学教育
南京大学教授钱志新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突出改革创新这个主线,提出许多实实在在的举措,说到了大家的心里,这从现场不断发出的热烈掌声中就能感受到。”3月5日上午,刚听完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前江苏省发改委主任、南京大学教授钱志新就激动地给记者发来一条长长的微信,讲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诸多亮点。

  当天下午,钱志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2018年的总结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大“重大进展”:一是发展动力转换取得重大进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双创活动等新动力迅速增强;二是三大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工作成效十分明显;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奠定了新的发展基础。2019年政府工作的主线,则以改革创新贯穿始终,突出了三大创新,通过做好“加减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制度创新减税降费更公平

  “政府工作报告在制度创新方面,突出对市场主体放权让利,特别是实实在在的减税降费,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钱志新告诉记者,之前到企业调研时,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正是企业反映最多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直击当前市场主体的痛点和难点,“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谈及社保缴费时的“各地在征收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得采取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等语句都让人十分兴奋。报告不仅用不小的篇幅来讲减税降费,而且减税降费的幅度也很大。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将从现行的16%降至13%,企业社保缴费比例也下降3个点,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在去年基础上再降10%……去年已为企业和个人减税降费约1.3万亿元,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将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这样的减负程度在历史上是破天荒的,特别是增值税降3个点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对企业的发展将是极大的支持。”

  制度创新还体现在为企业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上。钱志新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要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而不是对某些行业或某些所有制企业给予优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才是最大的优惠政策。从深化“放管服”改革到公正监管,报告浓墨重彩地强调了公平竞争这个市场经济的核心。

  报告提出,要下大力气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但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平等对待,而且要保护民营企业家的权益,“对民营企业鼓励很大”。“让企业家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一句也赢得了热烈掌声。

  科技创新动能转换更加速

  科技创新近年一直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内容之一,今年又有什么新提法?钱志新表示,以前讲科技创新,往往把发展新兴产业放在第一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先讲传统产业怎么创新,并将之作为科技创新的重头,就是一种创新。 “只有占比达85%的传统产业通过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才能减轻经济下行的压力。”科技创新要解决的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问题,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将成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导面,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智能+”都是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的有效手段。

  新旧动能转换必须两条腿走路,新兴产业的加快成长不可或缺。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着力点主要在“三新”,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的同时,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要让新兴产业更快地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真正起到主导作用。”

  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也给予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定篇幅,特别是金融方面给予“双创”不小的支持力度,以增加整个经济活力。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将迎来更多利好,如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鼓励发行双创金融债券,等等。

  民生创新就业优先更温馨

  “在民生方面,最大的创新亮点是将就业放在民生第一位,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发力。”钱志新对记者说,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是民生的基础保障。在经济增长率、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宏观调控四大指标中,政府工作报告把就业作为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予以突出。“目前就业形势总体不错,但结构性矛盾仍然凸显,好多人找不到工作,好多工作招不到人。”在钱志新看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及应用,工人的技能也需要改变。数字化转型以后,一般劳务性员工怎么转换成为数字化员工,将是今后几年面临的巨大就业挑战。而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解决方案: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