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刁玉华在2018年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8-08-29 23:5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分享至:

认清形势 开拓创新

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

——在2018年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8年3月23日)

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  刁玉华

 

同志们:

 

  今天上午,我们在郑州轻工业学院现场观摩了智慧校园建设情况,大家都应该有所收获,受到启发。选择在郑州轻工业学院召开观摩会,主要是该校有先进科学的信息化发展理念、运行高效的管理协调机制、较为完备的制度规范体系、支撑有力的建设运维队伍,学校信息化工作亮点突出、特色鲜明,很多模式、很多经验可以供各地、各高校借鉴参考。

 

  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召开年度工作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教育部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总结经验、剖析问题、分析形势、明确任务,推动全省网络安全和教育信息化工作创新发展,加速实现从信息化1.0到2.0的转段升级。

 

  刚才,河南科技大学等5个单位从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角度分别介绍了信息化工作的特色和经验,省教育信息安全监测中心分析了网络安全的形势与任务,通报了2017年网络安全概况,讲的都很好,请大家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增强自信,全面总结教育信息化工作新成绩

 

  过去的一年,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快速发展,在促进教育均衡、提高教育质量、支撑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管理服务模式、保障网络空间安全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8个方面:

 

  (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统筹力度增强

 

  2017年初,省教育厅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细化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成立了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形成了“集团式”的工作机制,避免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各地、各高校注重顶层设计,坚持应用导向,狠抓工作统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到全新高度。如焦作市专门制定了《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许昌市把2017年定为教育信息化提升应用年,南阳市印发了《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巩义市出台了《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全省24所高校通过设立信息化管理中心、信息化办公室、数字化管理办公室等职能机构,实现了信息化规划、项目、资金的统筹管理。统筹有力、权责一致、分工协作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日趋完善。

 

  (二)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明显改善

 

  截至2017年底,全省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率为87.7%,较2016年提高9%。其中安阳、鹤壁、焦作达到100%,郑州、新乡、许昌、三门峡、济源、巩义、兰考、汝州、长垣、新蔡超过90%。全省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占教室总数的比例为74.4%,较2016年提高22%。其中郑州、焦作、鹤壁、三门峡、济源超过90%,洛阳、安阳、许昌超过85%。省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顺利实施,共支持8所学校开展了示范性的“智慧校园”建设,92所学校开展了达标性的“数字校园”建设,推动了中职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快速改善。全省134所普通高校已基本完成数字校园建设,86%的高校建设了校园无线网络,42%的高校部署了对人员、车辆、危险品等位置轨迹和校园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进行监管的智能感知系统,30%的高校开展了校园私有云建设,全省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心已由传统网络提升向构建基于智能感知的数据终端体系转变。

 

  (三)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应用与供给服务水平快速提升

 

  在基础教育领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利用教育内部和外部两个资源生成主体的作用,通过购买引进、汇聚整合等多种方式,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化、系统化学科教学资源;众筹型资源共享联盟逐步兴起,各类学科资源网站和教学服务平台得以广泛应用,市场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中作用充分体现。如三门峡市组织6000多名乡村教师参加了友成基金发起的“全国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建立了农村小规模学校“互联网+”发展联盟。开封市借助民盟远程教育“烛光行动千校计划”,将北京四中网校优质教育资源引入本地。郑州一中网校已有加盟校48所、超过2.6万名学生通过同步课堂方式,在线学习郑州一中优质课程。“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成效显著,全省共有23.9万人次中小学教师参加活动,完成晒课47.6万节,获得教育部部级优课721节;参与教师数、晒课数连续3年居于国内前列。全省高校已建成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97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400门。2017年,新增省级在线开放课程75门、成人高等教育在线开放课程5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6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0个,对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省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