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保障认识的变迁与发展(1997-2017)

时间:2018-08-29 23:3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摘要]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其对社会保障的定位和功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将社会保障制度从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转变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理念的变化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制度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根本保障。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新时代,宏观时代背景的变化对社会保障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指明了下一阶段社会保障改革的基本方向。

2017年10月18-24日,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定位,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历史判断,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必然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面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我们必然要实施新的战略和举措。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必然需要通过改革与发展应对挑战。[1]

与西方国家通过“政党政治”的狭义民主方式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社会福利水平提升完全不同,中共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本着建党的基本理念与目标,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丰富了全球范围内政党与社会保障关系的理论,从而值得认真总结。当然,中共对社会保障体系之内容、功能和定位的理解,及其社会保障理念和政策的形成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渐进过程。本文将通过对1997年以来中共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决定等重要文献的分析,梳理中共在过去20年中对社会保障认识的变迁;同时,通过对十九大报告中有关重要论述与判断的分析,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趋势。

一、十九大之前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保障认识的发展脉络

从1997年召开中共十五大到2017年召开中共十九大,20年间,中共总共召开了5次全国代表大会、29次全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对过去5年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未来5年的工作进行战略部署;历次全会的议题涉及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和谐社会、依法治国、农业与农村问题、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以及党的建设等多个领域。纵观其间历次中共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对社会保障领域都有所提及,但是从社会保障在报告中的位置和全部报告的结构上看,在1997年的十五大报告和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中,社会保障都是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部分提及的;而在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和2012年的十八大报告中,社会保障都是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部分提及的。因此,本文以2007年的十七大为划分界限,将1997年至今的20年划分为前后两个十年进行分别分析。

(一)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有关社会保障的论述

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为大会主题,对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建国一百年三个时间节点的奋斗目标进行了明确。在十五大报告第五部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的第2点“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中提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建立城镇住房公积金,加快改革住房制度。同样是在报告第五部分的第8点“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中提到:逐步增加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提高教育和医疗保健水平。实行保障城镇困难居民基本生活的政策。国家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为大会主题,对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明确。在十六大报告第四部分“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第6点“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提及,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样是在第四部分的第7点提及: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发展残疾人事业。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