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马蔚华:卸任招行行长5年 如何再次与金融链接?

时间:2019-06-17 15:57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诸多繁杂事务逐渐融合汇聚成一个交叉点——公益金融。在这个新领域,他的金融身份得以延续,公益角色得以拓展,他越来越感受到兴趣所在,对未来充满想象力。

  马蔚华

  壹基金理事长

  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

  撰文:谢舒 题图摄影:张旭

  来源:《中国慈善家》2018年6月刊封面,原文标题《马蔚华:壮心不已》

  某种程度上,马蔚华并不满意自己现在的状态。退休后,他的日程似乎更加紧凑,他觉得这不正常,有些累。他希望能够打打球,旅旅游,看看小说,哪怕看一些流行的电视剧。

  2013年卸任招商银行行长,并于次年担任壹基金理事长以来,马蔚华的头衔增加了很多: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社会价值投资联盟常务理事和轮值主席、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他还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

  总有源源不断的人和事找上门来。马蔚华说自己太好说话了,觉得事情有意义就会答应;很多事情本来说好仅挂个名、做做参谋,他一旦应承,又总想把它们都做好。就这么把时间全用上了。

  但另一方面,他其实特别满足于现在的状态。几年间,诸多繁杂事务逐渐融合汇聚成一个交叉点——公益金融。在这个新领域,他的金融身份得以延续,公益角色得以拓展,他越来越感受到兴趣所在,对未来充满了想象力。

  旗帜性人物

  5月31日,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论坛2018年会在深圳举行,参会者800余人,多来自公益、政府、投资、金融领域。两天后的闭幕式上,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作总结发言时称,在中国影响力投资领域,需要一面旗帜。

  “是谁呢?不是徐永光,应该是马蔚华。”

  自1989年辞去团中央组织部部长一职,任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创立“希望工程”至今,在公益领域从业近30年,徐永光被公认为公益界的一面旗帜。但在公益金融领域,徐永光说,这个旗帜非马蔚华莫属。

  徐永光和马蔚华认识的年头不长。2013年,马蔚华卸任招商银行行长,接受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及时任执行理事长王石的邀请,接任壹基金理事长一职,才开始正式踏入公益领域。

  “他有创新的领导力,有作为旗帜的号召力,他还有凝聚投资界、商业界资源的能力。他正用个人的影响力影响着这个行业。”徐永光说,马蔚华扛起公益金融的大旗是众望所归,相信他定会不负众望。

  2017年底,由国际公益学院和深圳福田区政府主办的首届全球公益金融论坛暨2017影响力投资峰会在深圳举行,马蔚华是大会主席。大会发布了《全球社会影响力投资共识》(又称《香蜜湖共识》),在影响力投资的理念、目标、原则三个方面达成一致,提出了社会影响力投资的探索行动战略。

  马蔚华在2018绿公司年会上组织了“影响力投资:向善的力量”专场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2018年4月22日,2018绿公司年会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作为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马蔚华组织了“影响力投资:向善的力量”专场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这是绿公司年会这一被公认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商业论坛首次设置影响力投资专场。

  “他对商界、投资界的影响已经充分展示出来,他的影响力能够助力整个社企领域和影响力投资领域进入主流视野。”徐永光说,2018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论坛的800多位参会者中,来自商界、投资界的人数超过公益界,“这是我们所希望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界。”

  但是,马蔚华并不同意徐永光对自己“旗帜性人物”的界定。他告诉《中国慈善家》,他对自己在公益领域的定位是“一个新兵”,他更愿意把自己定义为影响力投资的推动者、倡导者、实践者。

  “公益新兵”的说法并非首次出现。2017年,徐永光新书《公益向右,商业向左》出版,“公益市场化”言论在公益圈内引发很大争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发表文章驳斥“永光谬论” ,认为将商业和公益混为一谈是毁坏、否定公益事业的根基。

  “两光之争”沸沸扬扬之时,有媒体就此采访了马蔚华。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