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江西大余縣:建立“一體四翼、五共聯動”新模式助推城市基層黨建融合共贏

时间:2019-06-10 11:20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一、背景與起因

隨著經濟社會改革的不斷深入,城市也不斷發展壯大,城市社區不僅成為城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各項工作的承接點,也逐步成為社情民意的集中反映點、社會穩定的保障點,城市的服務對象、工作內容、組織方式等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居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城市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凸顯出來,對城市基層黨建尤其是黨組織發揮凝聚人心、創新管理、服務群眾、促進和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江西省大余縣地處江西南大門,總面積1368平方公裡,總人口31萬,其中城鎮面積104平方公裡,有10個城市社區,總戶數1.6萬戶,人口6.2萬,駐區單位92家,非公企業5個,社會組織9個,商務樓宇9棟,商圈市場7個,居民小區31個,社區黨員864人。近年來,大余縣積極探索城市基層黨建的新路子新方法,經多次深入調研,發現推進城市基層黨建還有種種隱憂和困擾。一是城市更大了,服務群眾距離變遠。最大的社區有1.3萬居民,社區干部9名,最小的社區有1600多居民,社區干部5名,居民小組形同虛設,人少事多無報酬待遇,與群眾靠不近、貼不緊,無法實現主動服務。二是社會更多元,各方利益力量變散。現在村居交錯,城市中有機關事業單位、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各類團體,階層分化,訴求多元,但城市基層黨組織設置不合理,黨的組織和工作“兩個覆蓋”不夠充分有效,社區黨組織存在“小馬拉大車”問題,協調各方利益矛盾時往往是孤軍奮戰,常陷入前后夾擊的困境。三是黨員更多了,先鋒作用發揮變弱。隨著近年來國有礦山企業轉制地方、大學生畢業和退伍軍人回原籍地,社區管理的黨員大幅增加,但這些黨員的認同感、歸屬感不高,引領改革發展、和諧共建等作用發揮不好,合力不足,黨員和組織優勢都轉化不夠。

二、做法與經過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精神和省市有關要求,針對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存在的種種情況和問題,大余縣積極推動構建形成以社區黨工委為核心、社區黨組織為基礎、駐區單位黨組織、新興領域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同駐共建的全域黨建“一體四翼”協同格局,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基層黨員,引導組織共建、資源共享、隊伍共管、活動共融、事務共治等“五共聯建”,統籌推進社會治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縱橫交錯、互動共治”,力爭形成黨建引領堅強有力、管理運行標准規范、黨員群眾共治共享、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基層黨建嚴格規范的城市基層黨建和社會治理新格局,實現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城市建設相融相促,為城市改革發展厚植根基、凝聚力量。

1.一體四翼,構建全域黨建協同格局。

一是完善領導體系。縣級層面,縣委成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文明辦)、縣民政局、南安鎮、縣社區黨(工)委共21個部門和單位參加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議,定期對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進行研究謀劃、分析研判、督促落實,對社區和各單位、行業、領域黨建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社區黨工委層面,理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領導體制,設立社區黨工委和社區管理委員會,管轄城區10個社區,縱向構建縣、工委(管委會)、社區三級領導體系,橫向構建工委(管委會)、社區、居民小區三級聯動體系。社區層面,成立有4個黨委、2個黨總支和4個黨支部,由社區黨組織牽頭,在抓好黨組織自身建設的同時,聯系和協調55個共駐共建單位共同抓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各項任務落實。

二是完善組織體系。縣級社區黨工委履行主體責任,充分發揮在區域化黨建工作中的統籌協調功能,通過整合各方資源,搭建平台,著力推動黨工委、社區、小區、駐區單位、新興領域黨組織多元共建,構建同駐共建新格局。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吸收駐社區有關部門單位、新興領域黨組織相關同志參加,統籌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一般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在園區、商圈、樓宇推行建立“區域型”黨組織14個,在市場緊密型企業、互聯網企業、行業組織中推廣建立“產業型”黨組織4個,在外出務工流動黨員中建立“網絡型”黨組織6個,大力推進黨在新興領域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

三是完善運行機制。社區黨組織履行具體責任,准確掌握和對接服務需求,定期組織黨員開展活動,聯系服務群眾。社區“大黨委”(大黨總支)吸收駐社區民警、業委會、物業公司及相關單位的黨組織負責同志和黨員等參加,就社區公共事務開展民主協商,一般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建立並完善“社區黨委(黨總支)—小區(網格)黨支部—樓棟(樓組)黨小組”三級架構,推選業委會的黨員負責人、在職或退休黨員領導干部擔任書記,安排社區工作者黨員擔任兼職副書記或兼職委員,吸收小區在職、退休、流動黨員參加,引導小區黨支部成員和業委會黨員負責人交叉任職,直接聯系服務小區黨員群眾。

2.五共聯動,統籌推進社會治理創新。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