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大学教育
“零分高考”不值得 我想读大学

 

  浙江在线11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郑琳)徐孟南负责汽车装饰灯罩制造的一道工序,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有时还要值夜班。

  慈溪周巷镇,徐孟南的单身公寓里,简单到小偷恐怕也没有欲望光顾,所以他总是进门后就大喇喇地把钥匙插在门上,懒得拔下来。

  一张床占去大半个房间,床头摆了语数外三本高考复习书。床边桌子上的台式电脑,应该是整个屋子里最值钱的物品。再旁边的小衣柜里有他的日常衣物,有一件蓝色的夹克衫是他为自己准备的工作专用服。

  社会经历一点点改变着当年的叛逆少年。如今的徐孟南,比起9年前要开朗得多了,面对媒体的镜头也不怎么害羞,侃侃而谈。

  9年里,他应聘的工作都是简单重复的劳动,学历要求不会超过高中。他也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老家两个孩子嗷嗷待哺。

  他觉得人生到了一个应该再次改变的时候。“我觉得当年高考零分是不值得的,我应该去大学校园里的。”

  徐孟南所在的是一家制造汽车配件的工厂,他每天的工作从早上7点开始,为汽车顶灯的开关印上的图案。

  “很简单的工作,强度也不十分大。”徐孟南说,“就是比较单调。”好处是,他可以一边工作一边戴着耳机听英语和语文。

  这十年来,他打过许多不同的工,广告、灯箱、卫浴、礼盒、井盖……不一而足。他还做过个人网站,开过淘宝店,后来又撰写开淘宝店的攻略,“我发现教别人怎么开店,比自己开店赚钱多。”徐孟南笑言。

  徐孟南看过老家的高考卷子,很简单。他对今年考上自己心目中的职业高校很有自信。

  本来,他打算安安静静地去考试。可是报名那天,排队的时候上网看到浙江和上海今年试点了高考新政。他猛然发现,新的高考制度,和他9年前在博客里写下的教育改革方案很像。

  徐孟南回去就立刻做了一张对比的表格,发在了博客上。9年前,19岁的徐孟南就曾经设想过“走班学习”“选科目考试”“一年多考”“按专业录取”等制度。当然,那时候他的方案是很稚嫩的,只有大概的理念。

  举几个例子。

  徐孟南认为,初中就应该开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以后的专业。高中根据选的专业来选择必修科目。此外还必须上日常知识课和体育课;学校应该根据学生选的科目分班;文化课测试每学期举行一次,根据一学年两回的测试和平时表现分数评估学生的成绩;学生志愿按专业填写,学校根据报考此专业的学生,成绩从高到低按顺序录取……

  看到自己当年的想法在9年后真的实现了,徐孟南很是激动。他再次联系了当年采访过他的安徽媒体,媒体以“浪子回头”的主题报道了他,却没有提他的高考方案,这让徐孟南颇感失望,“我当年并没有错,只是选的方式不对。”

  不过这一次,他的事得到了网络时代的宣传扩大,多家权威媒体转载并再度采访了他。比起当年的零分,徐孟南这一次重返高考的事迹轰动多了。

  质疑声也扑面而至。不少人毫不客气地批判他自我炒作,他自己有很多话想说。

  记者(以下简称记):对于9年前的“零分高考”,现在是什么感觉?

  徐孟南(以下简称徐):对家人觉得愧疚,但是仅限于家人,我觉得给他们造成了伤害。他们对我期望很高,但是我让他们失望了,所以我觉得对不起他们。

  记:有媒体用“幡然悔悟”来形容你重返高考,你觉得是这样吗?

  徐:其实我不是后悔反抗教育制度,而是觉得当年做的事情不值得。不值得的原因是我希望用零分高考来呼吁大家关注教育制度的弊端,引发教育改革,但是并没有达到目的。这段时间我也看了好多网友评论,有人说假如我好好上大学,毕业论文写教育制度方面的文章,比我高考零分会有效。我觉得网友说得有道理。

  记:对于你重新参加高考,你家人是什么看法呢?

  徐:我姐姐说要考就好好考吧。后来家人都知道了,他们没有反对。可能家人也了解我的脾气了,如果做了决定的事是改变不了的。

  记:重新高考上大学是为了圆大学梦吗?你选了什么学校和专业?

  徐:我想体验一下大学生活,也想了解现在大学教育制度。我选了新闻专业,但是并不是要当记者,我觉得我比较适合做自媒体。

  记:还是想要宣传教育改革理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