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冯正霖: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本质是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9-03-09 17:40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迈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迈进新时代,中国民航将如何谱写新篇章,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

  在2018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召开期间,民航局局长冯正霖接受专访,紧密联系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统阐述民航局党组对民航发展的思考和判断。

  举旗定向,展翼起航。冯正霖表示,中国民航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聚焦人民群众对民航的需求和行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把新时期民航总体工作思路始终贯穿在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正常、安全与服务”四个关系的全过程,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稳”就是要坚守好“三条底线”

“进”就是要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

  “稳中求进是民航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总基调。”开门见山,冯正霖对在民航工作中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了深入思考与研究:“坚持稳中求进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正确的方法论,也是民航强国的必由之路。其中,‘稳’就是要坚守好‘三条底线’,‘进’就是要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

  “即将过去的2017年,民航发展始终坚守飞行安全、廉政安全、真情服务三条底线,各重点领域发展都有新作为、新气象。”冯正霖告诉记者,2017年,民航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没有发生运输飞行事故和空防事故,责任原因事故征候同比下降21.6%,安全态势总体平稳;民航运输飞行首次突破千万小时,预计全年将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083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5.49亿人次、货邮运输量71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5%、12.6%、6.6%。1月~11月份,民航全行业实现利润692.8亿元,同比增长16.4%;11月航班正常率达到84.59%,创102个月来新高;全年新开工、续建机场项目260个,在全国184个机场开通“军人依法优先”通道,222个机场完成母婴室设置。

  事实上,不只是2017年,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民航始终坚持安全发展、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扩大开放、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服务国家大事要事,全行业累计实现安全飞行88个月、5670万小时,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年均增长12.2%、11.4%和5.5%,通用航空业务量年均增长9.3%,旅客周转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达到28.6%,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民航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密不可分。

  冯正霖坦言,民航持续发展的背后也有隐忧:空域资源、地面保障资源、人力资源不足,备受旅客关注的航班正常性、服务品质等亟待提升,适航审定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等制约行业发展的短板需要补齐,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民航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航空需求的能力仍然不足。

  “解决行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关键在于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冯正霖对高质量发展作了深入的思考:“高质量发展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发展。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根本基础是坚持安全第一,坚守安全底线;核心要义是从重规模向重质量转变,重效益向重效率转变。”

  安全是民航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对民航安全工作的成绩,冯正霖娓娓道来:截至目前,民航实现了运输航空百万小时重大事故和亿客公里死亡人数保持双‘零’记录,民航安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得到建立,“三基”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治理功到效成。“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要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安全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安全领导水平、安全风险防控水平和‘三基’建设水平,守好安全底线,全力提升安全工作水平。”

  更重质量、更重效率,要求民航提质增效。当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大国。单纯地追求高速度、‘铺摊子’式的发展,不适合民航发展需要。冯正霖介绍,2017年民航在机场网和航线网的结构调整、航班延误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国际合作、通用航空等方面有力提升,并通过深化改革、科教创新、全面从严治党等措施全面推进提质增效,有力推动了民航强国的建设进程。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