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我的互联网教育方法(四):趣分期上市,教育行业的分期该怎么玩?

时间:2019-03-09 17:3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教育市场的金融分期如何玩?互联网分期应该如何与教育行业融合?教育分期和电商分期有哪些异同?教育行业会有趣分期模式吗?文章为你解读。

我的互联网教育方法(四):趣分期上市,教育行业的分期该怎么玩?

Jack Ma的愿景:让互联网人看懂教育,让教育人看懂互联网。

最近互联网金融行业迎来一个IPO喜讯,北京时间10月18日晚,趣店(前身趣分期)在纽交所成功上市,开盘价报34.35美元,大涨43.13%,市场达成113.4亿美元。资本市场一片欢呼。

那么问题来了,教育市场的金融分期如何玩?互联网分期应该如何与教育行业融合?教育分期和电商分期有哪些异同?教育行业会有趣分期模式吗?Jack Ma通过本文帮你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分期的基本玩法

任何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都是金融设计,无论大公司还是创业者,都希望利用金融的方式赚钱。金融的核心其实就是3件事情:存、贷、汇。存:存款理财,例如余额宝。汇:资金流转,例如微信支付。贷:贷款分期,例如蚂蚁花呗。

分期就属于金融中的“贷”。趣店(趣分期)通过提供互联网“贷”的服务,从中赚取收益。在线授信分期,能比传统的银行信用卡卡分期更方便,尤其针对很多银行不愿意受理的大学生分期人群。

教育分期与电商分期的不同

Jack Ma之前的文章,帮大家分析过,教育行业和电商行业有很多不同点,做教育行业,必须尊重教育行业的客观规律。结合互联网在线分期业务来看,教育行业的特殊性如下:

1、教育行业的资金流是预收款、慢结转。

用户先预付学费,其获得的教学产品服务的传递时间比较长(相比电商的物流时间)。而分期支付,是把支付的时间周期拉长,分期介入后,支付的时间和服务传递的时间都拉长了,所以二者的组合,会产生很多有意思的教育行业独有的玩法。

2、教育的分期行为更低频。

淘宝和京东等电商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购买频次和金额,推算用户的消费能力和偿还能力,进而向用户授信。但无论是教育机构还是互联网教育平台,都无法针对学员以前的教育消费行为,推算用户的金融能力,进行授信,因为单个用户的教育消费太低频,数据太少,不够置信。

3、教育行业的消费复购率低,分期主要是针对一次性消费的全额分期。

还是以淘宝举例,支付宝可以给一个用户授信1万人民币的额度,用户可以反复使用这个额度购物。但是机构就算给一个用户授信1万额度,用户只买5000元的课程,另外的5000额度基本无用,用户也只有很低的可能性会复购。

4、享受教育服务的是学生,而分期付费的是家长。

因为教育在中国被认为是合理性消费,很多教育类目下,买单的都是家长。虽然目前的家长对互联网分期的接受度有所提高,但互联网教育分期大面积推广,迎来红利期,还是比较受限于家长的观念。

所以综上所述,无论是互联网分期要想进入教育领域,还是机构想做自营的分期服务,都需熟悉教育行业用户行为和付费的本质规律。

教育行业的1对1和班课分期玩法

前文中有提到过,教育行业产品和服务的交付时间周期比较长。分期介入后,学员对课程产品支付的时间也拉长了。所以,如果机构的课程支持按课次或者课时付费,理论上这已经就是一种分期支付模式了。

很多1对1课程机构,利用这个特点,做了分期服务的变种课程产品。比如,在1对1行业,机构销售都希望一次性卖大的课时单,除了可以拿到更高提成,家长还因为一次性买了大课时单,中途退课的概率会低很多,大课时单可以增加家长的转移成本。

那么问题来了,大课时单是很贵的,比如单价300元的100课时1对1订单,需要3万元,这对家长来说还是比较大的一笔开支。有些机构为了促进家长签大单,会把100课时,拆成30/30/40三段课时来付费。家长可以按照9000,9000,12000三批做资金支付。

这样做的本质就是分期支付。即卖出了比较大的1对1订单,抓住了家长,也缓解了家长的资金压力。

但是1对1课程本身综合利润率并不高,只有10%-15%左右,大单往往学员还会享受课时优惠价,这样做了分期支付,如果中途发生学生不满意退费,机构就会非常亏本了。如何防范这类风险呢?银行的做法是采取抵押物策略来保证风险最低。所以,在面临学员违约的风险面前,机构也需要抗风险的抵押物。机构的抵押物就是学生未上的课时。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