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武义青:组建雄安大学应充分考虑使命、目标和策略的核心命题

时间:2019-03-09 14:2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谈及雄安大学的组建,武义青表示,筹建一所大学,必须认真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办这所大学?要办成什么样?怎样办?这涉及到大学发展的三个核心命题:使命、目标和策略。具体可细分为战略意义、办学定位、学科设置、管理体制、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五个方面。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以新机制、新模式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学,构建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高等教育聚集高地。’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到,‘以新机制新模式建设雄安大学’。组建雄安大学,是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对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日,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领域专家武义青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组建雄安大学应该充分考虑其使命、目标和策略的核心命题。

“新组建的雄安大学,应该是一所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目标,以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的一流科技人才为使命,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为方向,以形成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为宗旨,以探索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科研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己任,以基础性、前沿性、相互交叉融合的理科、工科、医科等学科群为特色,以研究生培养为起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研究型大学。”武义青表示,在内涵上应注重“五个一流”建设,即熔铸一流的大学文化,培育一流的科技人才,打造一流的师资团队,汇聚一流的学术科研,作出一流的社会贡献。

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充分认识雄安大学的战略意义

“组建雄安大学,对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京津冀联手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武义青说,雄安新区作为一座几乎零基础起步的新城,要建设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引领区和全球科技创新高地,亟需引进和培养大量高端人才。而雄安大学通过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必将集聚人才、学科、资源和平台优势,为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雄安大学在学科门类上不应‘贪大求全’,建设初期,应以理工科为主,建设一批特色优势学院和军民融合等创新型研究中心,选取3-5个符合雄安新区高端高新产业发展需要的特色优势学科作为主攻方向,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在 1-2个学科取得突破性进展,带动整个大学水平的提高。”武义青认为,学科要突出基础性和前沿性,在“杀手锏”技术和“卡脖子”领域下功夫,力争实现我国关键核心技术从跟跑向并行和领跑转变,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要与已有高校学科错位发展,重点在基础和新兴学科领域进行部署,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

探索新的办学模式

“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坚持开放办学原则,面向全球选聘校长、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多元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在谈到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时,武义青表示,雄安大学应秉持“敢为天下先”的办学理念,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明晰党委、校长、大学理事会、学术委员会等机构的权责关系,成为我国高教改革的“领头羊”。同时,要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大幅减少各类检查、评估、评价,赋予雄安大学高度的办学自主权。雄安大学管理体制创新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大,更彻底地“去行政化”。当务之急是组建雄安大学筹建临时委员会。提早谋划“掌舵人”的遴选,以点带面,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校长选拔制度提供有益借鉴。

武义青认为,雄安大学的办学定位应该放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来思考,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体现国家重大战略意图,立足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