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09 12:12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王振存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教育学博士、河南省教育规划编制专家、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高卫星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副院长,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郑州大学教学名师。
高培华 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
倍增教育惠及今天影响长远
变民生工程为“民心工程”
优质教育资源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王振存,河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教育学博士、河南省教育规划编制专家、《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河南省教育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编制专家组核心成员。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近年来,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国大学教学》等权威刊物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主讲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主持、参与厅级科研项目21项。参与翻译、编写学术专著、教材7部。
“郑州市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计划抓住了“促公平”、“提质量”、“抓特色”、“惠民生”四个核心主题,站在了推进人、教育、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基础教育在人一生发展和整个教育事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奠基作用,教育发展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利益、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王振存教授说道。
近几年,“上学难,上好学更难”成为诸多学生家长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郑州市通过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学校培优提升、名优民校建设三大工程和358个子项目,着眼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将会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择校难题、上学难尤其是上好学校更难这一关系着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民生问题。“可以说这个计划对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和整个教育事业发展来讲是一个福音和契机,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对我们的学生来讲是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基础性工程和希望工程。”当记者提及此次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计划的惠民处时,王振存教授如是说。
任何一项大工程,最重要的是它的社会效益性。提及郑州市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计划的社会效益,“这次促进计划有助于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王振存教授说道: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教育不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这个计划会从根本上有效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新企盼;其次,王振存教授补充说道:“还有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支持,形成更好的教育发展氛围。”这项惠民工程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调动大家关注教育、投资教育、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最后,王振存还说道,这将有助于提升省会教育核心竞争力和居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并起到对全省乃至中部六省的示范、带动、引领作用,构筑育人高地、人才高地、文化高地、素质高地,为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高卫星,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副院长,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郑州大学教学名师。
“教育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企盼。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郑州市教育资源基本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但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因此郑州市教育局启动实施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计划,是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高卫星如是说。
采访中,当提及此次郑州市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计划的总体目标时,高卫星说,从《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实施郑州市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计划意见》来看,计划发展目标全面、具体,五年内城区(含城区所辖农村)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整体覆盖率将达到85%,其中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达到90%,高中优质资源覆盖率达到70%以上。此外,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学生综合素质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计划推进的“三大工程”涵盖了358个子项目。“规模之大,范围之广,足以说明郑州市教育局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高卫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