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28 15:29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据香港《明报》报道,一代武侠小说泰斗查良镛(笔名金庸)病逝,终年94岁。金庸在1924年3月10日出生,原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曾经创作《射鵰英雄传》《神鵰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家传户晓的小说。
中新网 资料图
金庸的15部武侠小说
金庸的全部武侠小说,共15部,世人把它们归为两句诗:“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还一部不在其中的,便是《越女剑》。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又名《素心剑》)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
金庸与四川
金庸到四川大学受追捧
对大学生自称大师兄
四川在线 资料图
2004年,金庸来到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的水上报告厅,从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的手中接过“名誉教授”证书,跟学生进行了长达1个小时的对话。500个座位的大厅坐满了人,热烈的掌声,笑声,常常打断了金庸的话。学生还把整个一幢教学楼包围了,因为怕人太多,只有少部分学子获准进入报告厅,给川大学生留下了很多期待。
四川在线 资料图
金庸给川大题下了“川大领导中国学术研究,心仪已久,得以参与其行列,不胜荣幸。”
四川在线 资料图
面对学生们一次次热烈的掌声,金庸谦逊地称:“我不敢当什么教授,是向各位讨教的。我是你们的大师兄,年纪大一点而已。”此言一出,更引来轰动。他说到自己原来在重庆念过书,做过事,“感觉四川人的口才非常好,辩论我总是辩不赢”,大家又是一阵笑声。
因为他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院长,他把川大跟浙大比较,“很相似,川大是1896年建成,浙大是1897年,晚了一年;都是书院发展而成,都是三校合并,也都有六七万学生,是中国学生最多的学校,历史悠久,很有成就。”对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同行,金庸表达了很深的敬意:“我很仰慕川大文新学院的杨明照,他研究《文心雕龙》,很有地位和贡献。”
【链接】
忆金庸入川:
黄蓉的“蓉”字指的就是成都
文/华西都市报记者 杜恩湖 何炜 吴德玉 见习记者 李健亚
金大侠曾经说过,他最爱的城市除了苏杭,就是成都。2004年金庸入成都,接受了华西都市报记者的专访。旧文如下,值得重温——
谈作品
“大家看得嘻嘻哈哈的就行了”
问:您的武侠小说是个奇迹,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您如何看待您作品的文学价值?
答:(笑着挥挥手)我的作品没什么文学价值!简单说,就是有点娱乐性,大众性,是通俗作品,大家看得嘻嘻哈哈的就行了。严家炎先生(著名学者,曾出专著《金庸小说论稿》)帮我捧场,很感谢。现在对作品批评的同情风、人情风很盛呀!如果年轻人能在娱乐中精神上有点提高,就比较好了。
2004年,金庸坐滑竿游青城山。 微博@成都商报客户端 资料图
夸四川
“最可爱的女孩是四川人”
问:四川有您作品中的人物煮酒论英雄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