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清明祭扫 东辰学校师生青城公园接受红色教育

时间:2018-12-28 14:23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平台消息(记者 邢占国摄影)4月4日,清明节前夕,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东辰学校师生来到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向先烈敬献了花圈和绢花。缅怀了先烈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东辰学校的师生们在青城公园接受了红色教育。内蒙古广行德臻研学团的老师为师生讲解了公园、呼和浩特烈士纪念碑和包钢首次出钢的纪念碑的红色历史知识。

  据广行德臻研学团的徐长赫老师介绍,据《归绥县志》记载,青城公园前身为龙泉公园,始建于1931年。相传当时叫卧龙岗,当时岗下有一涌泉,泉名老龙潭,泉水淙淙不断、甘甜。在抗日战争中,龙泉公园成为宣传抗日、唤起归绥民众宣传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场所。1950年归绥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决定重建龙泉公园,并正式更名为人民公园。在公园初建时,为了纪念革命先烈,缅怀英雄业绩,激励后人奋发向上,经原绥远省首届政治协商会议研究决定“为解放祖国各族人民而献身的革命先烈敬建烈士塔,表示对先烈们进行永恒的纪念。”

  烈士纪念碑于1951年破土动工,1952年竣工落成。烈士纪念碑位于青城公园中心地带的正方形广场中央,庄严、肃穆、高大。纪念碑由台阶、塔座和塔身组成,碑身东西和南北面分别用蒙汉文镌刻着“烈士们永垂不朽”七个大字。

  在青城公园的包钢纪念钢前,徐长赫向师生们讲解了纪念碑的由来。包钢1954年开始建设,1959年投产。包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成立后最早建设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投产后,周恩来总理亲临包钢为1号高炉出铁剪彩。1960年,包头赠送给呼和浩特市包钢首次熔炼的钢制纪念碑做历史纪念。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东辰学校王志峰校长说,在清明节缅怀先烈的同时,更应该让同学们了解一下有关先烈们的历史,了解内蒙古的历史区情,让同学们接受更多的红色教育,激励同学们奋发向上。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