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早教市场 监管不可缺位

时间:2018-11-26 22:0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课程价高早教效果成疑

  英语、音乐、创意思维、亲子阅读、婴幼儿MBA课程……早教市场的课程设计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价格也往往不菲。

  在合肥市一家知名的早教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课程按宝宝0至4岁不同年龄段大致分为8个阶段,课程包括音乐、艺术、体能和思维训练等方面,每节课一般30到45分钟左右,价格在150元以上,一个教程至少要20节课。按此推算,完成整个教程,每个孩子至少花费2万元,还不包括有关教材和衍生产品的费用。

  “我的孩子今年刚3岁,本来并没有打算去上早教,但是看到身边同事朋友个个都积极报班,也就跟着报了一个。 ”3月27日,合肥市民刘丹告诉记者,自己一直以来都觉得孩子小,能够快快乐乐成长就好,不用特意接受早教,但现如今有孩子的家庭,很多都躲不过早教的诱惑,有的同事甚至给孩子报了四五个班,“毕竟现在条件允许,谁也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记者调查发现,“80后”“90后”的年轻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给孩子报早教班成为一种时尚。“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以及二孩政策带来的新生儿数量的增加,使得早教市场格外火爆。有业内人士统计,近年来国内早教机构数量已猛增至数十万家。

  一节30分钟的早教课程动辄一两百元,钱花了不少,实际的效果如何呢?家长们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我家孩子上的早教还不错,效果很明显。”家住合肥市政务区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平时孩子一个人在家里,和外界接触不多,上了两年多早教班,最大变化就是孩子变得外向,更愿意和人交流了。但也有家长表示:“早教机构介绍课程的时候,我们感觉很‘高大上’,但实际教学中,基本上就是老师带孩子玩耍。如果只是这样,家长也可以做到,没必要额外花钱。”这位家长坦言,孩子在思维训练班上了三周课,她发现这个课程主要就是让孩子不哭,哄孩子,“教育效果并不像宣传得那么明显”。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早教机构的课程设置雷同,有些教材资料甚至是完全照搬别家。 “有的早教机构虽然表明拥有先进教育理念,但课程设置根本不适合0至3岁的婴幼儿,更谈不上专业认证和理论知识。 ”有教育专家表示,当前一些早教机构为了让家长“看得见效果”,甚至采取了违背教育原则的训练方法,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孩子开发智商,而且容易损伤孩子的情商。

标准缺失监管主体不明

  在培训标准和课程设置方面,早教机构往往缺乏统一规范。不少“知名”早教机构自称,培训内容和教材设计是由美国、欧洲的著名教育机构编写的,但事实如何,是否适合中国的孩子,却无从查证。

  一些家长告诉记者,在某些早教机构中,授课老师之前还是报名处的咨询人员,过几天就摇身一变开始讲课了,“听说有的老师只参加了几天的培训就上岗教学。如此,教育质量能保证吗? ”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早教机构在招聘教师时要求“大专或以上学历,幼教或英语专业优先,有无工作经验均可”。一位业内人员表示,目前国内还没有制定早教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早教机构的教师一般只持有幼师资格证书,有些人则什么证书都没有。虽然教师上岗前需要经过相关培训,但因为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很难保证每位早教教师都具备从业素质和能力。

  通过调研,长期关注早教市场的省政协委员洪爱敏发现,在归计生部门管理之前,政府对早教市场的监管可以说是个“盲区”,早教机构并没有明确划归教育部门管理。

  洪爱敏委员表示,目前早教市场存在一个怪现象,即早教培训机构都是通过工商部门进行注册,而不是到教育部门去审批。其原因在于,到工商部门注册的门槛要低于到教育部门的审批,但在师资力量、教学内容等方面,工商部门难以对其进行专业监管。

  监管主体不明,“工商部门管不好,教育部门管不了”的尴尬情况,让早期教育市场长期缺乏规范专业的监管,部分早教机构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现实中,不少家长在选择早教机构时,基本没有形成调查该早教机构是否具备资质的意识,更没有对收费进行协商谈判的权利保障。早教机构和家长签定的格式合同里,也不难发现众多倾向性的霸王条款,比如合同一旦订立并缴纳学费后,即便是中途退学不再上课也不能退回学费。即使对于早教机构办学质量、收费方式等不满意,家长因苦于投诉无门,往往也只能不了了之。

明确责任促进规范发展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