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大学教育
高中生论文被指抄袭 涉事期刊道歉

 

  (原标题:论文被指抄袭 涉事期刊道歉)

  近日,在国内9所知名高中的学生发表过的论文中,多篇被指有抄袭嫌疑。发表了其中《化学防腐技术与古建筑保护》一文的期刊昨日发布声明,确认该论文存在抄袭,并向被抄袭的作者致歉。

梁某论文部分内容截图

梁某论文部分内容截图

遭抄袭的杨财富论文部分内容截图

遭抄袭的杨财富论文部分内容截图

遭抄袭的郎志达论文部分内容截图

遭抄袭的郎志达论文部分内容截图

  涉事期刊为国家一级期刊,称论文存在抄袭,员工变动导致工作疏漏

  新京报讯 (记者黄哲程)近日,在国内9所知名高中的学生发表过的论文中,多篇被指有抄袭嫌疑。发表了其中《化学防腐技术与古建筑保护》一文的期刊昨日发布声明,确认该论文存在抄袭,并向被抄袭的作者致歉。

  《化学防腐技术与古建筑保护》一文的第一作者是曾在杭州第二中学就读的梁某,发表该论文的杂志为《建筑与文化》。据杂志官网介绍,“《建筑与文化》是国家一级刊物。”

  杂志社工作人员表示,在对梁某的论文重新进行检测后,发现查重率达到46.5%,而杂志社要求投稿论文的查重率低于20%。

  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了未能检查出抄袭的原因。工作人员称,该论文于2017年年初向杂志社投稿,经历了两次投稿过程。论文第一次投稿时,因篇幅过长,杂志社编辑将其退回,并让作者修改后再进行投稿。在这期间,杂志社工作人员发生变动,在工作交接过程中出现疏漏,导致论文第二次投稿时,编辑未对稿件进行系统查重。工作人员称,目前已通知各学术网站下架该论文。

  据悉,梁某的论文《化学防腐技术与古建筑保护》主要涉嫌抄袭两篇论文,分别是杨财富在2011年发表于《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期刊的论文《化学防腐技术在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中的应用》,以及郎志达在2016年发表于《中国纵横科技》期刊的论文《绿色化学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分析》。记者在尝试联系两位原作者后,得到了郎志达的回应。郎志达向记者表示,他在2016年发表了论文,8月16日他刚刚得知这件事,目前个人未受到影响。郎志达说,即使将来确定对方的论文存在抄袭,也不打算追责。

  此外,记者联系到梁某本人,梁某拒绝对此事作出回应。记者又尝试联系了梁某的高中,截至发稿前未获得回应。

  ■ 探因

  高中生发论文或为自主招生

  近期热传的文章《九省市高中名校学生论文涉嫌造假,或涉自主招生黑幕》认为,高中生发表学术论文的一大动因是为了自主招生,并指出一些涉嫌抄袭论文的学生通过了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在2018年全国90所重点高校中,有39所明确接受发表论文、拥有专利的考生。

  记者在查阅多所高校的自主招生简章后发现,高中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一般需要至少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之一:在文科或理科学科竞赛获奖、拥有专利发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单科或综合成绩突出等。比如,中山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要求,报名学生需在科技发明、文学创作、研究实践、才能禀赋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并取得标志性成果;或者在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省级赛区(联赛)中获得一等奖及以上奖项。

  由于获得含金量高的竞赛奖项难度较高,一些学生选择通过发表学术论文或文学作品,从而获得参与自主招生的资格。

  ■ 调查

  第三方机构:可认定论文抄袭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新阅读》杂志社编辑吴凤鸣介绍,论文抄袭的认定很复杂,学术期刊通常会借助文献检测系统和编辑人工审核进行判定,文献检测系统一般使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知网)或万方、维普检测系统。“论文重合文字大于等于千字,或重合比例大于等于40%,即判定为抄袭。要求严格的学术期刊,重合文字比例不许超过15%。”其中,重合文字包括了论文中引用的部分。

  此外,吴凤鸣强调,有的论文虽然系统检测后显示文字重合比例不高,但其核心观点、结论全是抄别人的,或者只是对多篇文章内容进行拼凑和改写,这也属于抄袭,这种情况就需要编辑进行人工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