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07 15:41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原標題:人民性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特征
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要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我們的特色和優勢有效轉化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能力。”他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也曾明確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系列重要論述,貫穿著堅定的人民立場,表達了真摯的人民關懷,明確了社會主義大學的辦學方向,生動地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迫切需要培養新時代的建設者。培養新時代的建設者必須辦好社會主義大學,扎根中國大地辦好社會主義大學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人民性這一本質特征。
1.人民性根本體現在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屬性中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也是我國大學最鮮亮的底色。”社會主義大學是共產黨領導的大學,人民性與黨性是根本一致的。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也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屬性,更是建設好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也是激勵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而堅持黨的領導,加強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就是堅持社會主義大學人民性最生動、最深刻的體現。
社會主義大學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大學。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具體到社會主義大學就是要在發展過程中解決好高等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使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教育普遍地惠及全體人民。高等教育公平地面向全體人民,沒有被部分人所壟斷和控制而成為他們的特權,這就是社會主義大學與過去一切統治階級所倡辦高等教育的根本區別,就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規定,就是人民性最直觀、最有力的証明。
社會主義大學是為人民服務的大學。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毛澤東同志提出:“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社會主義大學是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的,要有利於人民自身的成長,有利於人民事業的發展壯大,有利於人民美好生活的順利實現。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決貫徹落實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為人民辦大學,辦好大學為人民,真正做到從人民中培養人,培養好人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向人民交出辦好社會主義大學的滿意答卷。
隻有深刻了解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屬性,才能始終讓人民成為高等教育的主體。隻有充分把握其本質屬性中的人民性,中國才能一步一步地從高等教育大國走向真正意義上的高等教育強國。隻有繼續確保人民大眾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才能向著建設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不斷奮進。
2.人民性深刻體現在社會主義大學的辦學初心中
“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本源之問、歷史之問,更是時代之問。“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記從何而來、為何而來,也必須回答到何處去。初心是與生俱來、常伴吾身的基因,是革命者永遠年輕的本色,隻有不忘初心,才能永葆本真。初心是百折不撓、愈挫愈勇的鈣,是革命者橫刀立馬的理想信念,隻有不忘初心,才能勇立潮頭。初心是矢志不渝、催人奮進的能量,是革命者繼續奮斗的勇氣。隻有不忘初心,才能砥礪前行。社會主義大學的建設亦不能忘記從何而來、為何而來、到何處去的初心,這是社會主義大學所以為之的根本所在。從第一所社會主義大學建立開始,其初心就牢牢植根其中,不斷傳承。
早在1924年5月,黨的第一次中央執委會擴大會議就認為:“黨內教育的問題非常重要,而且要急於設立黨校養成指導人才。”1933年起,中共中央在江西瑞金先后創辦馬克思共產主義大學、蘇維埃大學﹔延安時期,中國工農紅軍學校、中共中央黨校、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先后建立。這兩個時期所創辦的大學成為保衛蘇維埃紅色政權、培養革命骨干的大搖籃,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提供了堅強的政治和人才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社會主義大學為我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培養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