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07 11:58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金融界首页 > 财经频道 > 综合 > 正文
开发性金融的扶贫“融制”探索 国家开发银行河南分行扶贫工作侧记
2018-05-10 07:30:04 来源:金融时报 低吸也能抓涨停!
国开行河南分行及时认识到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期性和全方位的特征,并就此制定了“三融”,即融资、融智、融制的工作思路,以“四台一会”为工作基底,对拟定脱贫县深入调研,有针对性地设计脱贫方案,逐一宣介政策,避免专项资金职能旁落。
在推进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国家开发银行河南分行不仅坚持“融资”和“融智”,即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逐步拥有生活的资金来源和技能,更提出“融制”,即搭建起持续、多方位的帮扶平台和机制,助推全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国家脱贫标准。
截至2017年年底,河南省有51个贫困县、3723个贫困村、221万农村贫困人口,并计划2018年实现33个贫困县摘帽、110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国开行河南分行及时认识到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期性和全方位的特征,并就此制定了“三融”,即融资、融智、融制的工作思路,以“四台一会”为工作基底,对拟定脱贫县深入调研,有针对性地设计脱贫方案,逐一宣介政策,避免专项资金职能旁落。特别是在产业扶贫方面,该行结合不同地区的贫困表现和助贫主体和对象特征,制定了差异化帮扶和风控手段,以最大限度激发商业化力量的参与,并逐步推动贫困户自主脱贫意识和能力的形成。
统贷平台发挥撬动作用
“相对于承担下来的大批量的扶贫任务而言,国开行系统的可用资源特别是项目管理人员是很少的。因此,在扶贫项目平台和模式的设计、搭建就尤为关键,需要在保障我行资金安全和项目可行的同时,尽量降低所需要的管理人员数量和成本。我们在开展扶贫工作时,一直坚持规划先行和机制建设的理念。”国开行河南分行客户处陈同生介绍说。五位一体的省级统贷模式就在实践中多次证明了,其以省级统贷平台为支点扩大人员力量和风控效果的撬动作用。
在产业发展融资方面,除了县域地区普遍的信用结构和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以及产业弱质化问题之外,贫困地区还存在具有带动力量的中小企业、合作社等融资主体分散、经营不规范等劣势;同时,贫困地区的财政资金带动效果不理想,并可能过度消耗政府信用等。
对此,国开行河南分行在总行提出的“四台一会”的基础上,创新联合省、县政府搭建两级的统贷、统还和项目管理平台,以更高一级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信用以及担保、保险等金融手段,为参与产业扶贫的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地区政府增信。
对于具体的模式设计而言,多重的风险缓释机制仍是关键。首先是省扶贫办和农业厅搭建省扶贫协会和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会,两协会有作为省级平台负责承接和偿还贷款的职责。因此,也就会最大限度配合贷款项目审核、贷后管理等需要大量基层信息和布设管理人员的工作——这些工作的具体执行方是对应的县级管理平台,相应地,国开行河南分行就可以在各环节工作中更多地了解贷款安全性。县扶贫领导小组同时负责推动用款主体和贫困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搭建以及扶贫贷款贴息、补偿等方面的工作。
在产业扶贫过程中,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用款人,其本身的生产经营风险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帮扶效果,甚至是贫困地区的整体信用。陈同生对《金融时报》记者介绍说,“这一模式要求助贫企业在申请用款时,需要给管理平台上交一定数额的风险准备金,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参与扶贫工作的新型经营主体对经营风险的防范意识,特别是在调整经营策略方面就会更为谨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着扶贫工作的有效持续。”有了多层管理平台和风险补偿的嵌套,国开行河南分行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与借款方的信息不对称和贷后管理难的问题。
兼顾脱贫帮扶与弥补金融缺口
在管理平台搭建好后,如何设计产业扶贫帮扶措施、怎样能在保障贫困户稳固脱贫的同时,又让助贫企业易于接受,成为摆在国开行河南分行面前的又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