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大学教育
魅力中国城丨中山

 

广东省中山市,古称香山,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江、北江下游出海处。位于北纬22°11′~22°47′,东经113°09′~113°46′之间。北接广州市南沙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

中山文化底蕴深厚、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大湾区西岸枢纽城市与创新高地、国家自主创新型制造业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荣获全球人居领域最高奖项联合国“人居奖”和“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连续四次摘得全国政法综治最高奖“长安杯”。

地理位置

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江、北江下游出海处。位于北纬22°11′~22°47′,东经113°09′~113°46′之间。北接广州市南沙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

功能定位

中山坚持以“走在前列”总目标统领各项工作,用改革、开放、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全面落实省委“十大新突破”路径安排。中山坚持制造业当家,以十大万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重塑产业空间,以中山“新十大舰队”(以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四大产业为引领,联动高端装备、光电化学、灯饰照明、美居、现代农业与食品、现代时尚等产业集群,做优做强“4+6”中山“新十大舰队”)重构产业格局,大力推动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和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招商引资实现重大项目突破,中山制造焕发新的活力。大刀阔斧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主动谋划并获批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东承”:高水平建设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以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为核心承载区,联合深圳共建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动力轴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典范。“西接”:高质量谋划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强化与江门及粤西城市在交通、能源、水利、物流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南联”:高标准谋划珠中江融合发展平台。共同打造珠中澳优质生活圈,积极对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北融”:高起点谋划与广州南沙、佛山顺德的融合发展。谋划融合发展平台,加强与广州、佛山产学研合作、产业链协作,共同打造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一体化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深中“六个一体化”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头号工程”成效显著,超常规打造大湾区审批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牢记总书记“把中山建设得更加美丽”的殷殷嘱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中山路径。

区位优势

中山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位于广佛、深港、珠澳三大极点之间,拥有中山港、小榄港、神湾港、黄圃港四大港口。从这里,一小时内可达粤港澳大湾区所有城市。中山90公里半径内拥有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五大国际机场,以及南沙港、盐田港、蛇口港、高栏港四大深水港。当前,中山正着力推动交通大建设、大跨越、大发展,推进深中通道、广中江高速、深茂铁路、南沙港铁路等一批路网工程建设和湾区西部地铁网一体规划建设,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构建“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打造“三环十二快”高快速路网,谋划“二纵三横”轨道交通网,全力打造大湾区西部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现代化、立体化、综合型交通体系日益完善。举世瞩目的深中通道将建成通车,中山半小时即可到达深圳,一小时到达所有湾区城市,辖区镇街半小时接驳深中通道。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山联动发展区的设立,将进一步深化中山与自贸区三大片区对接合作。

自然资源

 

行政管辖面积1781平方千米。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445155.4焦耳/平方厘米,是广东省内太阳辐射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中山市域范围内有外江12条,内河涌1041条,内河涌总长约2016.35千米,河网密布,流域宽广。探明并开发利用的矿产有花岗岩石料、砂料、耐火黏土和矿泉水、地下热水。因拥有优质的沉香资源和深厚的沉香文化底蕴,中山市于2011年获评“中国沉香之乡”。2021年“中山五桂山沉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拥有中山温泉、长江水库旅游区、泉林山庄、紫马岭公园、名树园、树木园、金钟水库、五桂山逍遥谷、翠竹园漂流乐园、逸仙湖公园、大涌卓旗山公园及烟墩山古塔、西山禅寺、南山古香林、宋帝遗迹、罗三妹山、桥头小琅环等景观。

自然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