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大学教育
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勇做新時代的弄潮兒

 

原標題:徐飛:勇做新時代的弄潮兒

99年前,一大批愛國青年成功發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就此掀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彼時的新青年們,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針指向2018年,馬克思主義在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實現了歷史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宣告進入新時代——此時的新青年們,又該為這個新時代做些什麼?

“勇做時代的弄潮兒!”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給出了振奮人心的答案。弄潮,是在大海之中奮力拼搏的姿態,是青年敢於逐夢、勇於冒險的精神風貌。當今中國的發展正日益呈現“大潮奔涌逐浪高”的壯闊景象,青年一代應充分展現“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的豪邁,勇做新時代的弄潮兒。

尋潮

世界飛速發展,時代的海洋早已不是原來的模樣。物聯網、區塊鏈、工業4.0、類腦機器人、石墨烯材料、量子通信、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機遇扑面而來,一個潮頭緊跟著另一個潮頭澎湃而去,一個風口接著另一個風口呼嘯而來,讓人應接不暇。大海中的每一朵浪花都在奮勇向前,然而,潮頭在哪兒?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今天沒尋到、沒尋對潮頭,明天就將失去站上去的機會。所以,尋潮一定要講科學的方法——既要縱向看歷史潮流,在歷史中總結經驗和教訓,以史為鏡、以史為鑒,摸清潮流發展規律﹔也要橫向看世界大勢,在世界發展格局中發現機遇,立足自身,放眼世界,掌握潮流涌動脈搏。隻有這樣,才能在大勢中明確方向、找對潮頭。

毋容置疑,今日中國正是潮頭所在。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見証者、參與者和實踐者,青年一代隻要將自己的人生目標與國家事業需要結合起來,讓蓬勃青春與家國情懷同頻共振,就一定會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潮頭。

練潮

尋到了潮頭,不是馬上就能站上去,因為那裡的技術要求很高﹔尋到了潮頭,也不是馬上就要站上去,因為還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如果冒冒失失、毫無准備就去弄潮,有可能追都追不上,或者一不小心葬身浪底。隻有勤於學習、刻苦練潮的人,他們基本功扎實、訓練有素、洞悉潮流規律,才能勇立潮頭,自如駕馭,充分享受弄潮的快感。

練潮,需要勤學。站上潮頭本身就是高難度動作,需要不斷學習知識並反復進行實踐鍛煉。青年時期是學習的黃金期,最容易吸收知識,也最容易養成好習慣。選擇學習就是選擇進步,選擇學習就是選擇跟上潮流。勤學,能改變人生軌跡和生活境況。一個人學問的高低,就是你能駕馭的浪頭的高低。

練潮,還需要篤志。潮頭所在,風光無限,但也危機四伏。練潮,要練膽,要敢於拼搏、敢於勝利,敢於向時代的潮頭發起沖擊﹔練潮,還要練心,既要不怕困難、矢志奮斗,也要能謀善斷、淬煉心智,善於在時代的潮頭立於不敗之地。

弄潮

古人言:“人須在事上磨,做功夫,乃有益。若隻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仿此換個說法:人須在潮頭弄,才能有大長進﹔若隻好浪平水暖,終隻會泯然眾人矣。今天的中國已經今非昔比,已經成為拉動世界發展的主要力量。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就是要勇於搏擊大海,樂於在時代的潮頭弄潮。

潮頭高,青年一代要敢於探索,敢於嘗試,敢於跳出自己的舒適區,敢於選擇並堅持做有挑戰性的工作,敢於向未知領域發起挑戰並取得核心成果,讓中國在世界各個領域不斷實現追趕、超越從而站立潮頭、引領潮流。

潮頭急,青年一代要善於創新、善於迭代,善於在飛速發展的各個領域掌握情報、摸透情況、做透功夫,在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各方面為祖國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和加速度,讓中國在日新月異的世界大潮中沖在前列。

潮頭險,青年一代既要敢於直面困難、迎接挑戰,敢於並善於啃硬骨頭、接硬任務,沖突一個又一個難關,“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又要膽大心細、居安思危,時刻保持清醒的意識,識別前進路上的“暗礁”和“旋渦”,“小心駛得萬年船”。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廣大青年要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善於尋潮,勤於練潮,勇於弄潮,爭做有社會擔當和健全人格,有職業操守和專業才能,有人文情懷和科學素養,有歷史眼光和全球視野,有創新精神和批判思維的新時代青年,“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

文章來源:西南交通大學官網

(責編:孫競、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