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大学教育
四川师范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官网:https://jwc.sicnu.edu.cn/

 

很多学生和家长想要通过四川师范大学教务处官网了解学校的一些信息,但是找不到其官方网站的登录入口及登录网址,下面将为大家附上官方网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川师范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官网:https://jwc.sicnu.edu.cn/

四川师范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学生可以点击以下链接进入四川师范大学教务处官方网站,网址如下:https://jwc.sicnu.edu.cn/。


四川师范大学教务处介绍


部门概况


教务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守正创新,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保障教学运行,加强教学基本建设,遵循“质量第一,服务至上”工作理念,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优质服务,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务处下设教研科、培养科、教行科、实践科、考试科、学籍科、综合科7个科室和学校语言文字委员会办公室1个挂靠单位。

教务处办公地点:狮子山校区生态广场2栋4楼、成龙校区第一教学楼B区


教务处负责人


侯邦品


教务处处长


办公电话:02884766728


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bphou@sicnu.edu.cn


主持教务处全面工作


办公地点:410室


庄开明


副处长


办公电话:02884760868


副研究员


电子邮箱:zhuangkm1020@qq.com


分管教行科、学籍科、实践科、综合科、考试科


办公地点:412室


张姝


副处长


办公电话:02884761027


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zhangshu317@163.com


分管教研科、培养科、语言文字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点:408室


四川师范大学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及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学校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现有狮子山校区、成龙校区、遂宁校区三个校区。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生在原校址上创建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学校吸纳西山书院,更名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学校合并私立川北文学院,组成公立川北大学,迁址四川省南充市,改称川北大学。1952年,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3年,原重庆师范学院部分系科师生进入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四川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迁到成都狮子山。1964年,原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我校。198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四川师范学院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我校。


学科门类齐全。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授权单位,第十批博士授权单位,举办有文学、理学、工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交叉学科等十二个学科门类。建设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数学、心理学、中国史、物理学、化学),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4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7个),82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建设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国别研究中心、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0个,建有四川省省级大学科技园。


师资力量雄厚。建校以来,学校先后涌现出了以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阳初、著名墨学家伍非百、我国社会学和民俗学的创始人之一李安宅、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刘绍禹、楚辞学专家汤炳正、文献学专家屈守元、训诂学专家刘君惠、凝聚态物理学专家赵敏光、拓扑学专家刘旺金、非线性分析专家丁协平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学校教师先后获批国家千人计划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5人、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2人、中宣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8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0人、天府峨眉计划(原四川省千人计划)33人、天府青城计划(原天府万人计划)21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19人,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师德标兵等共43人次。另外,学校还特聘了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国家“杰青”等20余位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