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4:59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6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4个国家重点学科(生理学、法医学、泌尿外科和皮肤病与性病学);
2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国家级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拥有53门国家、省、校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和省级双语示范课程,5个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临床医学、药理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国内首批招收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重点医学院校之一;
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培养试点院校之一;
教育部首批“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
全国首家采用英语授课培养医科留学生的高等医学院校。
2.历史沿革
医学部地处西安南郊高校文化区,毗邻大雁塔、小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等风景名胜,是莘莘学子求学读书,探求真理的殿堂,是我国培养高级医学专业人才的摇篮之一。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成立于1912年10月26日,这是中国政府举办的第一所国立西医学校。1928年11月,更名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医学专门人才为宗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反抗日本侵略,延续学脉,师生西迁陕西。道远险阻,辗转数千里,冲破层层封锁,历经3月余抵达西安,组建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炮火中兴医办学,举步维艰;植根于三秦大地,砥砺前行,开创西北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坚持医学教育八年余,抗战结束后扎根大西北。后几经易名,1950年改称为西北医学院,1956年改称西安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西安医科大学,成为原卫生部直属的11所大学之一。2000年4月西安医科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更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2012年6月组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3.机构设置
在学校的领导与支持下,医学部负责统筹管理医学教育的教学、科研、医疗服务等工作。医学部下设综合办公室、人才培养处、人力资源处、科学技术与学科建设处、医院管理处5个职能处室;拥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法医学院、护理学系等8个教学实体单位;设立转化医学研究院、MED-X研究院、药物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生物证据研究院、全球健康研究院、精准医疗研究院等6个研究院;建有实验动物中心、生物医学实验研究中心、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医学教育研究所、医院管理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
医学部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生物学、口腔医学、护理学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生理学、法医学、泌尿外科和皮肤病与性病学),2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国家级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建成一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拥有1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3门国家、省、校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和省级双语示范课程,5个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临床医学、药理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4.师资队伍
医学教育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9842余名,其中具有正高、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1877余人。师资队伍中有双聘院士8名,国家级人才30名,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杰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国家级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4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15名,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2名,省级教学名师8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1名。医学部着力汇聚一支以院士、杰青等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梯队和研究团队,培养与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学术竞争力的教师以及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拔尖人才,塑造一批深受学生欢迎的授课教师以及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良医,打造一支无私奉献、热心服务的职业化管理队伍,使医学部成为支撑健康中国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基地。
5.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