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大学教育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牢牢把握办学方向

 

●?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指示精神上来,落实到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战线的重大政治任务。

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就高校党建工作专门作出重要指示,鲜明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历史使命,精辟论述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点任务,对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思想指南、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指示精神上来,落实到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战线的重大政治任务。

切实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这鲜明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历史使命。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把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建设得越来越牢靠、越来越坚固,培养更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实践者、传播者、维护者。必须紧紧聚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大问题,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青年师生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使命感、勇于探索开拓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实践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这精辟论述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地位作用。高校党的建设能不能抓好、能不能抓出成效,不仅直接关系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而且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具有深远影响。面对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的新趋势,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面对意识形态斗争的新变化,面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要求,高校亟待提升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能力、引领思想文化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这些对高校党建工作从思路理念到方式方法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要始终围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目标,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抓好高校党的建设,把党对高校的领导落实到把好办学方向、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校、促进内涵发展的全过程,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努力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对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完善高校体制机制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蕴含着对高校党建工作基本经验的深刻总结,体现了对现实问题和工作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全部工作的立足点、聚焦点、着力点。要把这些基本遵循体现到高校党建工作导向、基调和具体实践中,持续用劲,久久为功,确保党建各项任务取得实效。

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必须紧紧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高校要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把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材课堂头脑中、落实到文化育人中、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落实到政策制度中,使之内化为广大师生的价值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

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要在坚持什么、巩固什么、发展什么、反对什么、警惕什么等原则问题上亮底牌、举旗帜、指方向、点要害。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齐全、人才聚集的优势,在理论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使“三个自信”不仅体现在日常教育中,也体现在学科建设中。要切实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教材编写和学术研究。要抓好社团、讲座、论坛、研讨会、报告会等的管理,坚决守好校园网络、课堂教学、报刊电视等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决不给错误思潮和主张提供任何传播渠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