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全部

  • 全部

分享

满载文化的流动“大篷车”

发布于:2023-03-31 12:05    阅读次数:

小字号

原标题:满载文化的流动“大篷车”

【一线讲述】

近年来,得益于免费开放政策,博物馆加快了融入公众的步伐,文化辐射力和社会关注度都有较大提高。为了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人,2009年,四川博物院建立了国内首个“大篷车”流动博物馆,每年行程几万公里,为群众送去文化大餐。截至2022年10月,该“大篷车”完成巡展120站,覆盖四川省47个市、州、县,行程20余万公里,惠及150余万名观众。

2012年3月,为方便听视障人群参观博物馆,“大篷车”开进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送去了一场特殊的流动展览。我们制作了可触摸的文物复仿制品,将文物藏品故事等信息多角度地展现给听视障学生。许多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博物馆、感受文物的魅力,他们互相牵引着聆听讲解员的讲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20年,流动博物馆策划了“战疫——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流动巡展”。四川省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人得到救治后的感谢信、省援鄂医疗队出征宣誓的铮铮誓言、华西医院医生意大利战疫日记……一件件真实的人物故事和展品,深深打动了观众。

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流动博物馆精选了50余件文物实物、近百件图文资料,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川陕苏区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绩。围绕展览,流动博物馆还开展了“党的故事我来讲”红领巾讲解员招募活动,吸引了200余名少先队员报名参与,成为革命故事的讲述者、革命精神的传承者、革命文化的传播者。

我们还将巡展融入长征国家公园战略部署,弘扬长征精神,开展红色教育。展览摆脱了以车辆为中心的活动模式,与基层博物馆联合办展、共建项目组,与省内兄弟博物馆及文物保护单位交流合作,共同建设“流动博物馆”平台,将“流动博物馆”打造为“文博的窗口、事业的抓手”。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流动展览的博物馆从业者,我将秉持办馆理念,搭建新平台、策划新展览,最大限度扩大“流动”外延,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王美莹、吴春燕、唐一歌、李晓东、周洪双、李慧、赵明昊、王斯敏)

(责编:鲁婧、李楠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探访龙华文体核心地标:引领产业 惠及于民     人民网深圳3月30日电 (记者李乃妍)3月29日至30日,“数字经济引领龙华高质量发展”媒体行在深圳市龙华区展开。30日,媒体一行来到龙华文体中心、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美团大湾区总部、大浪时尚小镇等地,实地探访龙华的数字化发展,感受能够深度体现都市核心代表性的文化、体育类地标性场所。…  
第33届中国围棋名人战:柯洁、唐韦星、党毅飞等晋级八强     人民网深圳3月30日电 (记者李乃妍)3月30日,“中吉号杯”第33届中国围棋名人战第二轮(16强战)在深圳龙华进行,柯洁九段、唐韦星九段、时越九段、党毅飞九段、连笑九段、杨楷文九段、黄云嵩九段、陈贤八段分别战胜对手,晋级八强。 “八冠王”柯洁执白与新科LG杯冠军丁浩一局下得极为精彩激烈,为近期少见。…  

相关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