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贯通培养模式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3-03-31 02:5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冀教职成〔2023〕4号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展和改革委(局),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改革发展局,省属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学校,普通本科学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22〕65号)和《河北省教育厅等十部门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若干措施》(冀教职成〔2023〕2号)精神,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建立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3+2”“3+4”“5年一贯制”“2+2+2”等贯通培养模式健康发展,现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聚焦产业、聚焦技能,重视生源、重视质量,联合申报、联合实施”原则,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发挥高等职业学校(含职教本科,以下简称“高职”)和应用型本科学校的骨干作用,打牢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以下简称“中职”)育人基础,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我省产业和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二、贯通培养模式界定

(一)“3+2”贯通培养模式。是指中职与高职(以下简称“中高职”)联合开展“3+2”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原则上在两校相同专业类中的相互适宜的专业上开展对接。学生在中职完成3年规定学业后,再到联办高职完成定制的2年学业课程,符合毕业要求的,取得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专科文凭。

(二)“3+4”贯通培养模式。是指中职与职教本科、应用型本科及其他普通本科学校(以下简称“高校”)联合开展“3+4”年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或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原则上在两校相同专业类中的相互适宜的专业上开展对接。学生在中职完成3年规定学业后,再到联办高校完成4年规定学业课程,符合毕业要求的,取得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文凭。

(三)“5年一贯制”贯通培养模式。是指优质中职与高职联合或高职单独开展5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高职联合培养学校原则上选择两校技术技能含量高、培养周期长的专业精准对接,按照一个培养方案进行一贯制培养;高职单独培养学校应选择技术技能含量高、培养周期长的专业进行人才培养。学生完成5年规定学业课程,符合毕业要求的,取得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专科文凭。

(四)“2+2+2”贯通培养模式。是指企业、高职、中职联合开展“2+2+2”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企业提供高技术技能人才,为学生就业和发展提供服务。原则上选择企业相关岗位与高职、中职相互适宜的专业开展对接。学生在中职完成前2年规定的学业后,以企业为主安排为期2年的实训和岗位实践,学习锤炼岗位技术技能和提升综合职业能力;第5年再以联办高职为主安排2年学业课程,以学徒制、工学交替等方式学习,符合毕业要求的,取得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专科文凭。原则上毕业学生留在企业工作。

企业参与招生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职招生即企业预招工,企业与学生签订预就业协议,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学生第3年完成中职学业后,符合中职毕业要求的,可获得中职毕业证书。第4年学生与高职和企业签订三方定向培养协议(学徒培养协议),与企业签订劳动就业合同成为企业员工,而后方可获得相应高职注册入学资格。如未取得高职入学资格,则退出此培养程序。

原则上企业、中职、高职的地理位置应在同一区域(如同一市域),或距离较近,便于联合培养。若干企业可组成培养联合体。

三、贯通培养申报

(一)申报条件。申报学校近三年未发生过违规办学行为,未出现过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或群体性事件,在校生一般不少于1500人(专业体校除外,技工院校不少于1200人)。中职与联办高校申报“3+2”“3+4”“5年一贯制”“2+2+2”贯通培养专业必须与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必须紧密对接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发展产业需求,或是产业发展急需和民生紧缺领域专业,艺术类专业限定在生产制作文化或工艺产品、民族传统艺术表演等方向的专业;必须在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系统(或全国技工院校信息管理系统)备案且适宜对接,开办年限原则上不低于3年,年招生不低于100人,“2+2+2”贯通培养模式以及体育、艺术类等小班教学专业可适度降低规模。联办高校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签订并履行“3+2”“3+4”“5年一贯制”“2+2+2”贯通培养协议,确保高校能够如期接收通过转段考试或学业合格的中职毕业生。此外,中职或高校还需分别满足以下条件: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