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智慧教育“国家队”赋能数字化变革

时间:2023-03-29 17:2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智慧教育“国家队”赋能数字化变革

  通过一根根网线,连通时空,透过一块块屏幕,千里咫尺,广大师生足不出户就能登录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浏览使用上面的海量优质教育资源。

  “面对信息化潮流,只有积极抢占制高点,才能赢得发展先机。”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我国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数字化浪潮之下,教育部抓住历史机遇,扎实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利用数字技术拓展学校边界和学习时空,塑造出教育新形态。

  一个应势而新的智慧教育平台,一场深刻的数字革命,正在赋能教育改革升级——

  正当其时 风头正劲

  当前,数字化转型正在推动未来社会全面变革,数字教育已成为推动世界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尤其是疫情期间,全球教育面临重大挑战。疫情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在线学习,加速了教育数字化变革进程。

  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党代会报告,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标志着推进教育数字化已经成为全党全国普遍共识和重要战略性目标。 

  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一部分,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贯彻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教育部党组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数字中国的重要指示精神,集中力量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扎实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为建设教育强国开辟了全新赛道、增添了强大动能。

  回望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创立之路,从顶层设计到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平台搭建、应用探索,一步一个脚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2022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7月8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专程到教育部调研平台建设情况,亲自开通门户2.0版本。

  2022年4月和7月,教育部先后部署开展了两批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地方和学校试点工作。多地把国家平台资源常态化应用与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应用国家平台的积极性持续增强。

  一年来,按照“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总要求,国家智慧教育门户经过7次迭代升级,形成了“三平台、一大厅、一专题、一专区”的平台架构,开通智教中国通行证,持续优化门户视觉效果,用户体验持续提升。

  一年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由点到面逐步发展,“三横三纵”定位构建资源布局已然形成。

  平台面向52.9万所学校、1844万教师、2.91亿学生和广大社会学习者,汇聚中小学资源4.4万条、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295个、高等教育优质慕课2.7万门,提供优质政务服务26项。上线一年来,访客量超过11亿人次,用户覆盖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到目前为止,试点范围已经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本形成了世界第一大教育资源数字化中心和服务平台。”2022年9月9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中宣部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对推进教育数字化,提升我国数字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作出了积极贡献。

  聚焦公平 提高质量

  “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声声在耳。

  打破地域限制、缩小校际差别,以平台为抓手,只需联上网,就能连通梦想之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喀什大学学生谢姆西努尔·吐尔孙对慕课感慨万千,通过一块“改变命运的屏幕”,在喀什也能和地处上海的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同堂听讲。

  “在家就能看到北京、上海特级教师上的课,真是太棒了!”“不花钱的名师课,真是太香了!”没有什么比学生的“点赞”更有说服力。

  基础教育方面,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汇聚全国最优质的基础教育数字资源,截至2023年2月,平台已开设德育、课程教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10个板块、53个栏目,覆盖30个版本,还提供了“双师课堂”等多种应用模式,帮助农村地区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让远在边疆、身处农村的孩子和大城市的孩子“同上一堂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