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汇聚产教资源培养高技能人才(深聚焦)

时间:2023-02-28 22:3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中办、国办日前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旨在破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点和问题。

  本期教育版,我们关注地方和职业院校的新实践,看他们如何推进改革,着力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编  者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

  服务区域发展,让人才与产业有机衔接

  本报记者  金正波

  “印象最深的是去海尔智能工厂实践,给我们的任务是挖掘企业痛点,提出解决方案。”毕业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孟颖回忆起大三实习经历,依然印象深刻。

  孟颖和同学们入驻工厂初期,曾提出过不少设想,但都被工程师否定了。孟颖没有泄气,她在滚筒洗衣机质量检测环节发现:检测流水线仍需人工打开滚筒门,投放模拟洗涤负载。她大胆设想,能否用自动化设备来替代人工?孟颖和同学们发挥专业优势,形成技术方案。正是这次实践,让孟颖获得第二届海河教育园区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并顺利入职天津一家测控企业研发中心。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所在的海河教育园区,是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园区,坐落着1所应用技术大学、7所高职院校、2所中职院校。园区每年举办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大赛,把企业实际需求作为比赛项目,由院校组建团队解题,同时政府对优秀项目给予经费支持。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詹珽表示,通过以赛促融,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实现了有机衔接。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与海河教育园区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天津鸿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与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专业课程+顶岗实习”,探索建立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天津职业大学精准对接区域行业企业新需求,组建智能制造专业群,为企业输送大量技能人才……海河教育园区在供给与需求之间架起“立交桥”,为服务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年来,天津市高职专业对接全市主导产业占比98%,年社会培训30万人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天津市教委副主任罗延安表示,将持续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对接天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实体化运行的区域产教联合体,助力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延伸。

  点评: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任务。天津打造海河教育园区职教示范窗口,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建设区域产教联合体,在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方面,作出了宝贵探索。

  

  广东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关键办学能力

  本报记者  闫伊乔

  “深职院是一个可以圆梦的地方!”去年8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2020级学生宋明亮携手中外队友,在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摘得银牌。

  为保障队伍备赛,学校专门组建了由6名教师组成的指导团队。在指导老师李健平看来,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是教学的一种延伸,“既能展现同学们的精湛技艺,也能通过参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如今在深职院,学生备赛集训的表现可以替代部分课程考核,大赛成绩可以参与期末综合成绩评定,考取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可以进入课程评价。

  入学后,宋明亮凭借在中职学习时打下的牢固基础,经选拔进入学院的“比亚迪精英班”,每周末都有机会听比亚迪一线工程师授课。作为校外导师,比亚迪工程师陈红光把工作经验融进课堂,“在课程开发和设置阶段我们就参与其中,这有助于让他们毕业后能迅速从‘学生’转化为‘员工’。”

  深职院还与多家企业联手创办特色产业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宋荣介绍,“学院在教学中融入企业培训认证体系,与企业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训师资、共建平台、共育人才,从而实现在校所学知识、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