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阜阳市:用生命教育唤醒“坚韧的成长”

时间:2023-02-26 05:4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阜阳市第十八中学小孟同学听完侯艳老师的生命教育课之后,触动心灵,写下一段心得: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我们在智力、能力、思维、性格、毅力方面都不一样,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品质,那是比金子还要珍贵的东西。”

  小孟同学说,这堂名为“没有一片叶子是相同的”的思政课让他思考了很多,以前很多的自我怀疑好像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还在影响全世界,“中小学校要注重加强生命教育”成了共识。正如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如何帮助让孩子们认识、珍爱和发展生命,追求让有限的生命实现最大的价值,让每个生命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这门课的最重要的实践要求和社会意义。

  用心感知生命的多彩构成 

  “生命教育和知识教育同样重要”,这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教师共同持有的观点。

  各地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从课程改革入手,从学校课堂教育开始,形成了“处处有生命教育”的“大生命教育观”,社会、家庭通力协作,帮助孩子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

  “一年前,北京冬奥会举行的时候,我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孩子们一起观看比赛直播。”阜阳市十二中体育老师邵振宇告诉记者,其中观看几项决赛的经历成为师生们共同的难忘记忆。“当时,谷爱凌第一轮失误、第二轮摔倒,但她顶住压力逆袭逆袭摘银。在非优势项目大跳台上,面对强手如云,她在第二跳出现失误后迎压而上,以从未跳过的难度完美一跳成功逆袭夺冠。”当时学生们都在喝彩,邵振宇乘势鼓励学生们也要发扬奥运精神,勇敢地去驾驭生命,而不是让生命去驾驭自己。“孩子们能从观看比赛中体会,磨难是生活正常的组成部分,重要的是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邵振宇说。

  “你看,这些运动员虽然身体残缺,但是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的顽强站起来,这就是生命的不屈与希望!”阜阳市刘锜小学的张得升老师在班会课上带着孩子们观看冬残奥会,告诉孩子们,在未来面对挫折、遭遇世事无常的时候,若能鼓起勇气,积极应对,那就是了不起的人。

  苏轼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有面对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前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遭贬的韩愈并没有因仕途坎坷和个人的挫折磨难而一蹶不振,仍以自己的“衰朽残年”兢兢业业勤于政事;身处逆境的刘禹锡仍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之磊落豪情……在阜阳市十五中,丁丽萍老师的语文课特别受学生欢迎。课上,她喜欢带孩子们一起去品读经典文学名品,探寻作者的经历和情感体验。“孩子们是最纯真最向善的,当语文课上的知识传授过程,饱含着人生珍贵的情感和生命的温度,谁能不爱呢?”丁丽萍说。她还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感悟之余分享自身的生命体验,互相温暖。

  新冠疫情期间,阜阳市南京路二小校长张艳曾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求助:说女儿精神高度紧张,不敢一个人独处,问人为什么会死。张艳就网上连线到这名学生,像网友般泡在网上为学生疏导了整整3天。“3天里,我听她倾诉心里的恐慌、给她讲关于生命的故事,还教她剪纸、绘制心理漫画、写记录心情的小纸条,慢慢帮她走出了负面情绪困扰。”张艳说。阜阳市东清小学教师在疫情期间开发了《珍爱生命,科学抗疫》系列课程,带领学生了解新冠病毒的常识,明白它对人类生命的危害性,正确疏导心理恐慌。

  生命教育要从小开展,孩子越小接受的过程就越自然。阜阳市育才幼儿园设计了《与“生命”的相遇》项目式学习,鼓励孩子们学习和自然相处,走向更有深度的生命。在开展生命教育时,阜阳市颍州区各学段的老师们在授课中巧妙地融入青春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安全教育和校园其他活动中,帮助学生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

  不让“少年的烦恼”发展成“烦恼的少年” 

  青少年时时面临着成长的烦恼,为避免他们由“少年的烦恼”发展成“烦恼的少年”,阜阳市十五中专职、兼职心理咨询师轮流值班,以24小时“心理热线”为青少年成长撑起一片心灵蓝天。这所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里,绿色的盆栽、彩色的玩偶、有趣的玩具沙盘、神秘的钟摆催眠仪……构成了一个幽静私密的交流空间,学生心理有疙瘩了随时可以过来找老师聊一聊。据统计,这里每年的常规心理咨询来访量近200人次。此外,学生们也喜欢网上找老师聊天。该校心理咨询师马玉告诉记者,自己微信上的学生粉丝近900人,成绩滑坡的、遇到感情问题的、为家庭矛盾苦恼的学生,都愿意在网上跟她谈谈心。马玉从学生的喜怒哀乐的表情、细枝末节的言行中,掌握他们的内心变化,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化危机为赋能。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