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全部

  • 全部

分享

护航未成年人 多地推进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

发布于:2022-12-24 07:30    阅读次数:

为更好构建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今年1月1日起《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法律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同时,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近日,多地通过制度设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河南:家庭教育指导列入教师职称评审条件

近日,河南省在发布的新版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评价标准中,首次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列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这也是《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首次以省级为单位,以职称改革为抓手推进学校和教师展开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记者注意到,在新修订的《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评价标准》中,增加了“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章节内容,对晋升副高和正高级人员,包括学校校长和教师分别提出参与家校共育的硬性要求。

其中,“高级教师”的评审条件包括: 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讲座,家校共育效果良好;教师每学年至少讲授过1次班级以上家校共育公开课,学生家长评价良好;校长(副校长)推进开办家长学校,本人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家校共育活动。

“正高级教师”的评审条件包括: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教师每学年至少讲授家长学校公开课1次;校长(副校长)办好家长学校,每学年至少参加2次家校共育活动等。

河南省教育厅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刘桂宾:发挥好职称政策的导向作用,提升指导水平,推动教育系统全面开展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培训,不断提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素养。

以“家校共育效果”等量化指标为抓手,河南省通过教师职称评价,明确了学校承担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责任和义务。而在此之前,河南省教育厅也印发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省各级中小学(幼儿园)的“家长学校”办学率要达到90%以上;“家长学校”成为学校落实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抓手。

杭州:出台全国首个指导能力评定规范

为了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学习掌握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法,浙江省杭州市前不久发布了《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评定规范》。当地教育部门将依据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的相关要求,对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进行等级评定。据了解,这也是目前国内首个公开发布的针对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评定规范。

杭州市制定的《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评定规范》从专业伦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明确规范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其中,专业能力包括“认知与诊断”“沟通与干预”“策划与组织”等方面。“认知与诊断”要求了解学生身心特点,把握家长教育需求,诊断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沟通与干预”重在把握与家长沟通的策略,掌握个案评估与干预的方法。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俞晓东:老师很难面向所有的家长来解答家庭教育问题,而家长需要依靠的,恰恰是这批老师来解决自己孩子的问题,所以需要更多的老师具备这个能力,才可能帮助家长来解决孩子成长中间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评定规范》中,也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需求进行了分类,有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如幼儿园家长关注如何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交往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小学低年级段家长关注孩子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小学中高年级段家长关注如何应对孩子的心理生理变化以及小升初需求。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俞晓东:教育家庭指导,它非常强调专业,因为学生(情况)不一样,(家庭)教育的手段与方法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制定规则标准,其实希望我们能够更规范、更专业地来指导家长开展相关的家庭教育活动。

制度化推进家庭教育指导 护航未成年人

相关教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

全国多地组织多场招聘会

搭建求职平台 多地助力大

英吉沙县:开展法治宣传

护航成长有法度更有温度

井陉矿区教育系统筑牢预

山西重点开展三类涉案未

赋能家庭教育,守护未成年

下半年大学英语四六级笔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