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国际不打小孩日」可以打小孩?哈佛教育学博士:如何科学高效“打小孩”指南,超实用!

时间:2022-12-21 23:23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今天是4月30日,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

  “国际不打小孩日”,

  朋友圈好多爸妈都在刷下面这张

有妈妈在朋友圈截了这张图,同时表示,

  早上打了家里小的那个两下,

  结果打完了才发现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

  顿时心里有愧,

  有人给她出主意,

  要不回家后补亲两下,

  这妈妈觉得可能不够

  还有妈妈表示,

  有没有“国际小孩不闹人乖乖听话日”,

  或者是“国际小孩老公都出去,我一个人玩手机/逛商场/约朋友吃饭日”,

  这简直是说出了妈妈们的心声有木有!

  话说回来,

  对打小孩这个问题,

  爸妈们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矛盾,

  理智的时候,觉得孩子是花朵要好好保护好好珍惜,

  绝对不能给他带来一丝一毫的心理阴影,

  这样才能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可是实际操作你懂的,

  孩子总能够触动你最脆弱的那根神经,

  当他们对你三番五次的安全申明左耳进右耳出的时候,

  当他们一副理所当然你就该被他呼来喝去的时候,

  当他们作业做了五小时结果还做得稀烂的时候,

  估计随便哪个爸妈都会头皮发麻,急火攻心,

  肾上腺素急剧上升,

  这就到了千钧一发,

  调动拳头、尺子,

  “母慈子孝”的和平年代戛然而止,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打完往往无比后悔,

  各种下定决心不打了,

  到下次火大了忍不住了又无限循环。。。

  所以说,打孩子这个问题,

  可能是众多爸妈最纠结的问题了。

  如果孩子一而再再而三触犯底线,

  到底该不该打?

  爸妈营这就和你聊聊打孩子这件事,

  希望能给到爸妈们全新视角和思路!

  学会“用爱教育小孩”

  再次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打小孩」,绝对不是爸妈们随着自己脾气一通乱打,而是真正的出于为了给孩子“做规矩”才采取的手段。下面4个点仅供爸妈参考:

  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涛,《规矩和爱》一书作者,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心理学硕士,现为美国塔尔萨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ulsa)教育系终身教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他曾语出惊人,“孩子可以打,也应该打,但对父母的要求很高。”

  实际上,他也给出了科学高效的执行方法,更有参考价值,也有执行难度。

  在爸妈营看来,王博士所说的“打小孩”,更像是“如何教育小孩”,打只是象征性的动作,完全没有实质性的暴力意味。

  1)教育孩子前,不能带有愤怒

  这对很多爸妈来说很难,因为很多爸妈是因为愤怒而想打孩子,但是事实上,教育孩子是为了给孩子制定规则,而不是发泄愤怒,否则孩子只会记得你的情绪,不会记得规则。

  因此,无论如何,教育孩子不能带有愤怒,否则是无效教育。

  他表示,“打孩子是因为规矩而打,不是因为愤怒而打,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触犯了规矩就要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也是在给孩子‘做规矩’。”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