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全国易班共建高校交流培训活动(四川场)在西华大学举行

时间:2022-12-07 18:2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共商易班发展,分享共建经验。11月29日至12月1日,由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主办,四川省教育厅易班建设与发展中心、西华大学承办的全国易班共建高校交流培训活动(四川场)在我校举行。来自全省81所易班共建高校的领导和老师,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教工宣传员、易班指导老师和新媒体指导老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商易班发展,分享共建经验。

11月29日下午,开班仪式暨主题报告会在办公楼101会议室举行。上海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咨询专家、原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党委副书记高德毅,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主任、易班总裁朱明伦出席开班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张力主持开班仪式。

全国易班共建高校交流培训活动(四川场)在西华大学举行

 交流培训活动会场

朱明伦回顾了易班建设10周年的历程,并简要介绍“青梨派”建设的基本想法。他表示,2012年,西华大学作为易班全国推广的第一所试点高校,全面推行易班建设。经过十年发展,易班经历三次重要转变,在全国高校推行网络思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华大学易班建设取得一系列成绩。新的发展阶段,易班将思考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师生,聚焦“分布式”建设,以高校为主体,鼓励高校自主开发易班系统和平台,让易班建设更加符合本校实际,让易班平台符合各高校越来越多的需求。朱明伦指出,西华大学根据学校实际开展“新易班”的探索,创立西华易班微信服务号,进一步加强易班的服务功能,期待西华大学取得更多成果经验,为“新易班”建设贡献西华智慧。随后,朱明伦阐述了“青梨派”平台的建设背景、特点及预期成效。他表示,“青梨派”旨在整合各高校优质的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打造面向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平台。西华大学作为当前全国3个省市和6所试点高校之一,希望学校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平台建设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案,更好地发挥平台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全国易班共建高校交流培训活动(四川场)在西华大学举行

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主任易班总裁朱明伦讲话

张力在主持开班仪式时表示,虽然西华大学易班建设工作起步较早,四川省易班共建高校的建设发展成效也较显著,但目前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带来了新形势、新任务。在今年的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教育部把全面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一项重大工程,网络思政工作随着新兴数字工具的应用有了新特征。作为区域中心,期待更好地推动交流、整合资源,创新网络思政工作方法和途径,使易班成为一个有更多思想交流、更多文化滋养的平台,在服务大学生需求的同时,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开班仪式后,上海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咨询专家、原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党委副书记高德毅作了题为《大思政视域下网络建设创新》的主题报告。高德毅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自己对于易班建设、网络思政教育发展的思考,阐述了新时代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和推动网络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方式、新策略。

高德毅分析了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讲述了思政教育面临的境况。他表示,如今网络平台越来越受青年学子欢迎,作为高校要加强网络意识形态主动建设,创新网络思政平台,基于学校大思政环境的建设,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于网络空间作为建设工作的主线,主动引导有质量、高效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主动建设健康、可持续、可靠的网络安全生态。在介绍易班建设的主要策略后,他表示要通过价值引领、教育教学、文化娱乐和生活服务等网络功能新形式吸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介绍易班在思政教育方面的探索、分析部分高校的易班建设经验,高德毅教授表示,要保持前瞻思考,持续推动易班建设,潜移默化开展思想引领;推动网络思政内涵建设和转型发展,力推将易班打造成教育信息化枢纽平台,打通教育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做到“学生在哪里,我们的工作跟进到哪里”;运用互联网规律开展易班建设,打造富有创造力的高校团队,加强内涵建设吸引学生关注;将易班打造成连接各级各类教育信息系统的枢纽平台,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一站式信息化服务平台;依托易班平台设计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探索搭建班团建设平台,创新网络育人工作载体,创新网络思政教育、传播主流价值观,实现思政教育的潜移默化。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