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让教育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快变量”

时间:2022-12-01 21:5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之下的动荡变革期。

  当今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时、势,相融、相交。历史维度,铸就格局宏阔;人民幸福,定义最大政治。

  着眼大格局、秉持大胸怀,以大担当融入大战略,两会代表委员对教育满怀期待。

  以高质量发展凸显教育作为

  珠江三角洲,产业高速升级,发展日新月异。

  各企业车间,生产线改造如火如荼,满目的智能机器人“手臂”上下翻飞。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看到了教育挑战。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国制造业能否“弯道超车”,抢抓智能化、数字化机遇是重要一环。当前,先进工厂中所用的设备、企业发展所应用的技术元素,已经远远超出传统职业教育培养中、高职人才的能力范围。

  “针对机器人运维,传统中、高职培养基本达不到要求,产业需要本科层级的人才,在理解其操作原理的同时,还能胜任生产线维护乃至简单改造的任务。”许玲深感责任重大,“升级职教本科,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智能化数字化背景下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是国家战略的教育担当。”

  许玲的感慨,正是代表委员心之所系:教育战线需胸怀“国之大者”,深刻认识国家战略需求,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更好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变量”。

  快变量,体现在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教育注入的澎湃动力——

  “教育越发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核心竞争力。优质而大体量的高等教育,不仅可以拉动投资、扩大消费、聚集年轻优质人口,更是人才聚集、高新产业孵化和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随着产学研用一体化加速推进,高校学科专业、科研院所、小微科技企业的界限可能变得模糊,这些机构将既是人才培养之地,又是科研场所,还是创新创业型公司,为城市发展注入蓬勃动力。”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剑萍说。

  快变量,体现在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教育激发的乡村活力——

  “乡土人才是乡村振兴最基础、最持久、最可持续的力量。现在是加快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时候了!”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龚胜生说,“职业教育要增强针对性,加强校企联动,建立产—教—学融合的乡土人才培养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则将目光对准乡村高质量教育的源头之水——师资队伍建设。202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启动了“优师计划”,每年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培养万名师范生。“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这些学生理想信念坚定,从教意愿较为强烈。我建议,将‘优师计划’师范生纳入国家人才发展规划,作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领域的后备人才队伍,确保长期稳定的职业发展支持,鼓励其在教育领域内部交流轮岗,完善职后培养培训体系,持续开展专题培训并鼓励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程建平说。

  快变量,体现在提升人民获得感的不懈奋斗中,教育呼应的民心所盼——

  “双减”实施以来,备受社会关注。“减的是负担,而不是教学质量,实际上这对学校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城一中副校长刘秀云明确指出学校教育的职责所在。“‘双减’的目的在于把学生从机械的简单重复、缺乏创造性的作业和补课负担中解放出来,在于增加学生发现自我、个性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大有文章可做。想真正做好延时服务,必须从挖掘潜能,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开始,然后是个性化的指导和培养。这就要求强化学习过程监管体系,进一步深化评价方式改革,真正落实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以科技自强展现教育贡献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论述,为高等教育战线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看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持续强化建设国家战略科技理论,立足长远、长期、长效,体现国家意志,自觉为国担当,坚持开放合作,完善创新体系。他建议,要通过试点探索加快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改革步伐,对切实履行依托单位职责、评估成绩优异、重组方案切实可行,并明确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考虑提前启动,以更好地服务国家科技发展。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