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1-30 10:21 阅读次数:
中国网11月28日讯(李晓怡)自2022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体育与健康学科更加强调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近日,成都市范翔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范翔受邀参加了2022年第五届小学课程周体育与健康峰会,聚焦“运动体能学习”“运动技能学习”“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表现”“健康知识学习”等情境创设,开展课标解读、主旨报告、观课研课等系列活动。
会上,范翔围绕“运动技能学习情境创设”这一主题,点评了倪晨瑾、刘芳、钱明星三位老师的授课。她指出,体育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创设复杂的情境;围绕情境,注重运动技能的形成和掌握。老师可根据学生的运动特点进而发展专项运动能力。
五年级课例《篮球折返运球及传接球》是成都市武侯区构建的身心思合一的“三动体育”教学范式中呈现的“以用培能”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以运动能力为导向,创设比赛教学情境,强调“以用为本”,将知识技能的运用作为学习的目标,即“因用而学”“学以致用”。范翔在教学中,运用知识技能作为学习的方法和手段,把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过程看作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通过“实践运用——反思探究——精准干预——提升应用”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复杂情境中进行学练和比赛,形成运用结构化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实时和精准的评价,利用运动检测设备(光电球)记录、评价学生学练过程,帮助学生改进学习,在篮球折返运球与传接球挑战赛中掌握篮球组合动作技术,提高运用实践能力。
课后,全国赛课一等奖,杭州采荷第二小学教育集团体育老师钱明星对范翔的授课点评道:“范翔老师的课可以概括为一个关键字,‘活’。不同人数的分组合作练习,新颖的设计提升了孩子的积极性,每个练习环节都用提问关注孩子的学情。”范翔的课指明了新课标后课堂转型的三个方向:要创造结构化的练习场景;打破集中讲解的模式,教学组织小组化,它是展开探究式学习的基础;让评价精准化,这要求老师们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捋清问题串的逻辑——在大单元视角下,一节课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其中的核心关键是什么。
“围绕‘运动能力、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体育品德’这三个学习目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体育教师主要可从六个方面开展实时和精准的评价,跟踪学生学习过程、及时反馈和评估学生学习情况、记录学生课堂行为表现、记录学生课堂运动负荷、准确分析和评价学生运动技能、准确分析和评价学生体能。”范翔在课后的微报告中谈到。
该工作室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学、系统、精准的评价结果,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教学,让教学形态更趋合理,实现教学资源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