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垃圾分类做到位 厦门市三家公共机构入选“国家队”

时间:2022-10-15 13:43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柯笛 通讯员 林时蔚)近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确定全国各地146个单位(办公区)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工作重点单位,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名列其中。

  今年以来,为通过典型示范提升本地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整体水平,带动地级城市公共机构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和“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中,国家率先遴选出一批见成效、可示范、有特色的公共机构,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

  据悉,下一步,厦门将以示范工作重点单位为载体,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小区等活动,示范带动更多公共机构、社会单位、社区家庭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并健全示范机制,加强组织保障,在政策制定、业务指导、宣传培训等方面充分给予支持,定期开展检查评价,强化示范效果,同时进一步丰富宣传推介,推广实践经验案例,组织观摩展示活动,扩大示范影响力,助推全社会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示范点1

  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建设标准化工作导则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制定机关食堂餐桌文明公约,倡导机关食堂落实“光盘行动”,制止餐饮浪费。

  连续6届获评“省级文明单位”,先后获得“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节水型单位”等荣誉,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立足主管部门地位,发挥示范表率作用,以自身行动带动党政机关和广大市民积极践行生活垃圾分类,根据垃圾分类工作不同阶段特点分步出台规章制度,分层次推进工作实施,制定出台包括《厦门市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管理规范》在内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着力提升垃圾分类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为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先后成立宣讲师、督导员、志愿者等骨干队伍,组建市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志愿者总队及志愿者队伍302个,组织2000余场次6万余人次深入社区、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垃圾分类法规知识答题测试,引领全市346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界群众190万余人次参与网络知识竞赛;建立单位内部垃圾分类公示“一张榜”和无禁区监督检查和轮流监督检查制度,推行“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机制,协同市垃圾分类中心,采取不打招呼、不设盲区、不定路线的方式,开展随机性、经常性明察暗访,并结合检查情况,以2%的权重将垃圾分类纳入年度绩效考评体系,发挥强力激励作用。

  源头减量方面,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还协同市信息中心建设市公文交换系统和电子证照共享管理平台,实行无纸化办公和“互联网+政务”,目前注册党政机关达700多家,月均交换各类公文11万余件、共享电子证照6.5万余次,并发布20条节能降耗措施倡议,提倡使用钢笔、墨水和再生笔纸,以回形针、长尾夹代替订书钉,重复使用公文袋、信封,严格控制会议文件数量,提倡自带水杯,不使用一次性杯具,实行绿色办公、制止餐饮浪费,为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创造条件。

  示范点2

  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

  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

  垃圾分类教育落到实处

  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课间游戏中,图为学生在玩垃圾分类飞行棋游戏。

  树立垃圾分类观念,倡导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成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切实有效的“学校宣传、知识教育”和“校外实践、体验教育”,扎实推进学校垃圾分类工作。2018年至今,学校先后获得“首批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校园”“厦门市绿海鸥行动校园”等荣誉称号,并多次承接福建省生活垃圾分类现场会、龙岩市垃圾分类学习考察调研组活动等参观活动。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