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赞!交大又有好成绩!

时间:2022-10-11 15:1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滴滴滴~~交大又有好成绩!

交大入选第八届恰佩克奖全国产教融合50强;交大校友黄俊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交大校友谭铁牛荣获国际模式识别最高奖!为交大点赞!


入选第八届恰佩克奖全国产教融合50强

近日,第八届恰佩克奖颁奖仪式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召开。大会由安徽省经信厅、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和芜湖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本届恰佩克奖评委会基于大量数据事实严格审核分析,从113所国内入围高校中评出“中国高校产教融合50强”,西安交通大学入选。




近日,(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第23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教育部A类国赛)组委会副秘书长、国际青年人工智能赛组委会东盟赛区秘书长、恰佩克大奖产教融合50强召集人常根景来到西安交大机械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参观指导中心智能制造教学实验平台、机器人创新实践联合实验室等,并和中心副主任王保建推动后期合作事宜。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依托机械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以机器人为载体结合优质企业资源,联合建设一流机器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打破知识壁垒,加速学科渗透,构建了“自主创新驱动式”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探索出以CDIO项目实践和毕业设计为载体、以知识产权分配为核心的校企协同育人新范式;充分利用产教融合教育模式,双创教育实践效果突出,示范效应显著。

□ 拓展阅读

拥有机器人行业“诺贝尔奖”美誉的恰佩克奖(The Capek Prize)创立于2014年,该奖项旨在对机器人行业中具有战略远见的领导型企业做标杆定位,拉升产业品牌整体格局,对行业中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做典范推介,推动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对积极行业发展的个人做嘉奖,肯定其为行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在中国范围内,恰佩克奖通常被认为是机器人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之一,是中国机器人行业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奖项。


校友谭铁牛荣获国际模式识别最高奖

近日,第26届国际模式识别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开幕。会议决定将今年的国际模式识别领域最高奖——傅京孙奖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1980级校友谭铁牛,以表彰他在模式识别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这是该奖自1988年设立以来首次授予北美和欧洲地区以外的学者。


谭铁牛,1980-1984年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6年和1989年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研究生就读,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模式识别旨在研究和实现人类的感知、识别和判断能力,是人工智能的基本研究内容。谭铁牛长期从事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研究,是虹膜识别、步态识别等模式识别研究的开拓者,他的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一些重要的国计民生领域。

□ 拓展阅读

傅京孙奖由国际模式识别协会设立,以国际模式识别学科的开拓者、已故美籍华人科学家傅京孙教授的名字命名,每两年评审一次,经同行提名、专设的评审委员会评审并经协会理事会批准产生获奖人,每次奖励一人,旨在表彰学术成就卓著、为国际模式识别学科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健在学者,是一项终身成就奖,是国际模式识别领域的最高奖,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学术奖项。





校友黄俊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

近日,西安交大校友黄俊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



黄俊,1991年入选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1992-1996年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6-1999年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获得硕士学位。现任美国杜克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系William Bevan杰出讲席教授。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