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9-24 19:18 阅读次数:
《女人系列·节育环》
图片来源:主办方“莓辣”官方微信公众号
上周,一个特殊的展览在深圳开幕了,它是由深圳性教育团队“莓辣”主办的性教育互动展览“我向许多人打听过你——囡囝的100道性问题”。
展览以一个人由小到大的性探索过程为线索,将性教育用艺术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艺术家周雯静作品“女人系列·节育环”,用铜丝按照真实节育环的形状,制作成300多个女性首饰。为了模拟一个成年女性1-2年的卫生巾消耗量,工作人员制作了“月经的重量”装置作品,沉甸甸的透明气球里堆积了无数拆开的卫生巾,还有互动作品“公共厕所”,模拟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公厕“小广告”……
这是全国首个大型性教育互动展会,许多粉丝因为不能来到现场而在主办方公众号下面留言:“真羡慕深圳人”、“我这次又去不了”……
其实深圳的性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一度领风气之先。中国第一个“性教育”杂志,第一部中小学生性教育教材、首个性骚扰防治指南……都在深圳首创。
当我们回顾深圳性教育的普及史,其中既有意想不到的先锋之举,也有令人唏嘘的挫折失败,但值得赞赏的是,从老师、家长到学生,不断有人站出来传递性教育的大旗,直面质疑与挑战。
领风气之先的深圳性教育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廖丽珠是深圳性教育事业的重要推动者。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还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她,就以题为《少女犯罪与性爱心理初探》的论文震动教育学和心理学学术界。
1986年,廖丽珠从华东师范大学到深圳师专任教。和深圳各个学校校长接触的过程中,她多次建议校长们给学生开设性教育课,希望借由深圳改革开放的风气,引导深圳的青少年们认识“性”,了解“性”。
但校长们一听这想法都说“没有,我们怎么能开性教育课”“我们的课程都是教育局规定的。”
只有蛇口育才中学校长乔树德说:“我敢。”廖丽珠疑惑:“你不要教育局批准吗?”他说:“我们学校属于招商局管理,开设课程不需要向教育局申请。”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由蛇口育才中学安排校医务室一位医生上课,廖丽珠协助他备课。课程设在初一,每周一节,教学内容主要为青春期性方面的常识。
起初,学生们表现得很不适应:有的学生在傻笑,有的不好意思地趴在桌子上,还有的用手遮着脸,觉得难为情。后来,学生们越来越放松,大大方方地听。有些家长听说此事来学校问,观察到孩子并没有“变坏”,家长就都接受了这个新事物。
廖丽珠还曾多次举办全国性教育研习班,还与刘达临、赵令德一起创办全国首个《性教育》杂志,向成年人普及有关性的科学知识。
首开性教育课程,首办性教育研习班,首先出版《性教育》杂志,深圳的性教育从一开始就“敢”字当头。
首部性教育教材遭冷遇2001年,深圳市将中小学性健康教育纳入了深圳市教育学科“十五”重点课题。课题组向2000多名深圳市中小学生开展了调查。其中,对于“你知道从哪里可以买到安全套?”这个问题,十余位深圳高一学生在问卷纸上毫不迟疑地写下了“药店、自动售套机、大型超市、性用品商店”等地点。
2002年深圳市计生科研所的调研更直接指出“深圳青少年与香港青少年相比性知识贫乏,但性态度和性行为在有些方面更为开放。”这一切都表明,为孩子提供规范、正确的性教育已经不容迟缓。
2003年,全国首部《深圳市中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在深圳出版了。读本分了小初高三册,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范围,在适合9~12岁的小学读本中,用简单的语言讲述避孕、节育等,还涉及到如何避免性骚扰、性侵害、预防艾滋病等的知识。而12-15岁的初中读本中开始涉及到月经、手淫等性发育问题,并详细谈到了怀孕、避孕、人工流产,还提及同性恋、性心理障碍等,直面网络色情、网恋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