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青春期子女学习自主性与家庭教育”第三届线上系列公益讲座第十六讲

时间:2022-09-23 20:3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来源: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    作者: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会员 彭洁予 杨方荣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2022年9月21日,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举办了“亲子对话青春期,和谐家庭共成长”第三届线上系列公益讲座第十六讲——“青春期子女学习自主性与家庭教育”。本次讲座主讲嘉宾为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常务副主任姚玉红教授。

WDCM上传图片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联合主办,上海市群星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市商业学校、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市奉贤中等专业学校、江南造船集团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市鸿文国际职业高级中学、上海市周浦实验学校、上海市松江区新闵学校、上海市洋泾菊园实验学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实验学校花园分校、上海健康医学院联合承办。本场公益讲座主持人为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颜苏勤老师。

WDCM上传图片

江南造船集团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副校长、高级政工师、学校岗位心理咨询师王春年老师担任本次讲座联合主持人。

WDCM上传图片

本次活动得到了上海市静安区科学技术协会的特别支持,并由千纸鹤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通过在线直播平台进行同步转播,参与者包括来自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60所实践基地的老师、家长、学生和个人会员。以及12355上海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志愿者,和来自全国各地观众共计9968人次。

WDCM上传图片

着眼孩子自主性 关怀父母自信心

讲座伊始,姚教授开门见山地谈到多数家长在应对青春期孩子学习问题时会遇到的各种困扰,如孩子学习不主动、父母教导不入耳等,姚教授也指出这是因为在青春期这个特殊敏感的阶段,父母与孩子需要面对亲子关系与学业压力的双重挑战,在这样的双重挑战作用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会感到无奈、疲惫、不知所措。姚教授共情地表示了对父母的理解,并进一步剖析了父母这种无助背后的种种担忧,如担心孩子不懂社会的复杂,今后没有父母的陪伴会吃苦;孩子天资不错,不能因为父母没有尽职尽责而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父母经历了学习改变命运的过程,希望孩子也能通过学习有一个更好的未来。面对这些困惑和担忧,姚教授给出建议,孩子毕竟带着孩子的属性,即使成年人也不能保证在工作中时刻保持最佳效率,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管孩子,这并非管与不管的问题,而是如何去管的问题,姚教授认为,父母应当从孩子的学习自主性入手。

父母和孩子都是家庭教育活动中的参与主体,培养孩子学习的自主性,不可忽略父母的重要作用。接着,姚教授展示了一段风趣幽默的小视频,视频中的父亲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不相信孩子的解释,也表露出对自己父亲角色的不信任。姚教授以视频引发在座各位思考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避开什么以及该如何做准备等,姚教授建议各位家长要学会关心自己、了解自己,要建设一个稳定的内心,对自己有自信心。在具备稳定内心和自信心之后,再去关怀孩子,从情感上对孩子表达支持,从功能上给予孩子行动上、实际上的帮助。

了解自主有难处 培养自主需过程

自主性指的是行为主体按自己意愿行事的动机、能力或特性,它是一种内生性动力,并非外力驱使而来,而是主体自身的意愿。内在的动机体现了个体的需要和向往,因而愿意花费一定的代价去努力,用耐心克服困难。姚教授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学习的自主性:“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对学习的向往”。这句话充分表明了,有了自主性的学习,似乎可以克服一切阻力,只要心中有对学习的向往,就能够心无旁骛地学习。然而现实却没有这么简单,来自内外部的阻力让培养自主性有了难度。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