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缩减 “拼素质”成暑期培训主流

时间:2022-09-06 01:0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大幅缩减——

  “拼素质”成暑期培训主流

  “双减”落地一年多来,我省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从8670家大幅压缩至228家。学科类培训“降温”了,但在刚刚结束的这个暑假里,孩子们并没闲着。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家长为孩子报名参加3门以上艺体类培训班,为暑期培训支付费用过万的家长依然不罕见。

  体育类培训班“大展拳脚”

  8月中旬,南京奥体中心羽毛球馆内一片火热景象,一号馆的11片球场都有人在里面打球,其中八成是中小学生。羽毛球馆行政主管苏捷告诉记者:“今年馆内暑期班分为四期,每期报名人数都在300人左右,一天10小时、每个月可进行近1万人次的培训。”

  “今年羽毛球馆不但延长了营业时间,还增加了课程密度。”南京全民健身中心有限公司助理总监翟俊程说,“往年暑假,下午4点以后,这里人才会多起来;而今年暑假,从上午10点到下午6点,甚至到晚上八九点钟,场馆里还有很多孩子。”

  羽毛球运动走热背后,是艺体类培训整体升温。记者以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项暑期培训“微”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38份,其中初中生60份、小学生78份。问卷数据显示,参与3个及以上培训班的有49人,占35.5%;参加1—2个培训班的有76人,占55%;没有参加任何培训班的仅13人。家长们为了孩子上培训班,花费在6000元以上的占48.33%,花费在2000元以下的仅占一成。

  “暑期作业是少了,我的经济压力没小。科学实验班1750元,乒乓球1300元,书法1600元,英语绘本鉴赏880元,思维训练2800元……”南京市栖霞区一位三年级男生的家长贾璐算了一笔账,此外上学期报的编程班暑期也坚持上,只是将钢琴课暂停了,因为“实在安排不过来”。贾璐的朋友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家孩子暑期培训花费不止6000元,“游泳、舞蹈、钢琴、书法、跆拳道……除了游泳和书法是暑假特训外,其它都是办了年卡的。”

  报哪个培训班?近半家长将主动权交给了孩子。在南京华彩荟商场里一家篮球训练营,8岁的刘满是篮球培训班中“最卖力”的小朋友,几乎“满场飞”。“这是他自己选的,这项运动符合孩子好动天性。”刘满的爸爸告诉记者,他报的是10人以下的团课,花费3880元,“我希望他保持运动量,强身健体、长个子,另外多运动也能让人更自信。”

  除了羽毛球、篮球、游泳等暑期热门体育培训项目,溜冰、冲浪、击剑等小众新潮的运动项目也“越来越香”。8月初,记者在苏州市吴中区一家冲浪俱乐部看到,当天预约时段已满,“暑假期间家长带孩子来体验的比较多,一般需要提前两三天预约,现已排到8月底。”俱乐部工作人员张晓告诉记者。

  多元培训紧盯家长“刚需”

  不少培训机构推出了形形色色的研学夏令营,包括科技研学、文化研学、乡野研学……暑假前,家有六年级学生的常州家长唐玲就提前报名了一个暑期文化研学班,“在湖南省博物馆看到的‘马王堆汉墓’陈列比历史书上的更令人震撼,孩子比较感兴趣。”

  南京家长杨芮花费6000元报了个亲子研学旅行团,和读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多多去贵州体验了为期7天的“探秘天眼”之旅。20名小营员在3名研学指导师和当地导游带领下,实地参观了解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还在周边苗寨沉浸式体验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劳动过程。

  “没有生硬说教、灌输,随团老师像个大朋友一样讲解科技知识,每次出发参观前向孩子们提出一些问题。孩子们与当地村民一起除草、烧柴、烤玉米,老师会带着孩子‘复盘’经验得失。”杨芮说,干活很辛苦,但儿子乐在其中,和小伙伴们合作完成一项项任务,回来后还撰写旅行实践报告,完成了旅行课程手册里的题目。

  “探秘天眼”研学旅行团承办方——南京知行合一研学机构创始人熊状向记者透露,“双减”落地后,许多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主动找到他们团队,希望加入合作带动原有师资力量转型。熊状表示,研学游市场需求的加速释放,反映出家长普遍希望提升孩子综合素质能力,研学游需要专业老师设计完成,有目标、主题和成果,要有“游”更要有“学”和“研”,如何培养出更优秀的研学工作人员和指导老师、开发出更多有特色的研学课程,是未来面临的一大挑战。

  “我们希望孩子收获知识和体验,融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于一体。”唐玲认为,家长对孩子参加“研学”寄予很多期待,一些学科培训机构如果只是简单向素质教育“转型”而缺少有质量的课程产品,家长未必“买账”。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