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什么是好的教育?北京五环外“神秘果园”花 16 年找答案

时间:2022-07-05 15:43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孩子的教育,令你焦虑吗?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未来,似乎越来越难。选一个优质的教育理念,择一所适合的学校,成为一件很重要的事。

在北京五环外的昌平区,一片郁郁葱葱的果园里 " 藏 " 着一所学校。它不仅吸引了北大、清华毕业的学霸家长,还吸引了来自西城区、海淀区的拥有优质公立教育资源的家长,他们纷纷将孩子送入这所遵循 " 自然而然 " 生长的学校。

春天,孩子们在 "UFO 大坑 " 里奔跑踢球;夏天,孩子们在桑树下吃得满嘴儿黑;秋天,孩子们忙着收获春天种下的花生;冬天,孩子们在湖面上溜冰嬉戏。院子里的一年四季纵情绽放,孩子们在这里恣意生长。幼儿园小朋友诵读的千字文,小学生背诵着英文版拜伦的诗,中学生在模拟联合国中的讨论,声声入耳。

什么是好的教育?北京五环外“神秘果园”花 16 年找答案

日日新雨后景色

一幅幅教育 " 双减 " 后才渐渐为人们所熟悉、所认可的学习场景,已在这里上演了 16 年。从一家只有 4 个孩子的小学堂,成长为今天近 400 名孩子的私立校,日日新,在北京这座教育资源丰厚、文化价值多元的城市中,将 " 以儿童为本 " 的教育理念从一颗种子培育成了一棵大树,如今仍在不断成长。

1

" 神秘果园 " 变身教育 " 试验田 "

日日新坐落在一个名为 " 渥丘园 " 的果园里,三面环水,四季有景。在周围城中村的映衬之下,这里独有一番世外桃源的雅致。

2006 年,王晓峰(又名:大车)和张冬青两位创始人创办了日日新。当时,他们就带着一点理性主义色彩——为了给女儿提供一个区别于应试教育的学校环境,遵循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尊重他们的贪玩、好动,寻求在体验和实践中获取知识。

" 这是跟随着孩子摸索的一条路。如今看,这也是一条对的路。" 经过 16 年的探索与总结,观察学习各类创新教育模式,王晓峰认为,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的教育模式,也不能废弃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

什么是好的教育?北京五环外“神秘果园”花 16 年找答案

日日新学生美术展

中国素来重视教育与人的成长,教育领域经历多次变革。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越来越多人走出国门,陆续将西方教育理念引入中国。比如蒙台梭利、华德福、瑞吉欧三大教育体系,再比如通识教育、PBL 等概念,成为很多家庭推崇的新模式。

日日新所选择的并不是这其中的某一种模式,但又兼顾了以上教育理念中可借鉴的部分。比如:华德福教育里对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视,搭建自然的学习环境以及重视通识教育,等等。加之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日日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创新学校之路,打造了一块教育 " 试验田 "。

张冬青提出了日日新的教育理念:自然而然的教育观。即尊重儿童成长的自然性、模糊性、隐秘性和自主性。

" 我们办日日新学堂,不想让孩子变成社会的一个零件,而是希望把他培养成一个全人。" 王晓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培养君子人格,要实现自我萌芽、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日日新努力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孩子可以自由探索、自由成长,家长老师们尊重孩子的个体发展。

不过,也有人将这种教育理念简单地误读为" 快乐教育 ",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放任生长,不比 " 读好小学、上好初中、考上高中、进所名校 " 这种传统模式的确定性强。其实,幼儿时期的孩子需要自我探索的空间,才会目标感明确、后劲十足,而这正是在当前社会中用不确定性对抗不确定性的有效途径。

教育是个慢功夫,日日新用 16 年的时间证明,这套教育理念是成功的。如今,早期入读日日新的孩子们已经陆续进入大学。其中不仅有国外名校,包括伯克利、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伦敦双 A 建筑学院,还包括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名校。

这所建在果园里的学校到了真正收获果实的时刻。

2

" 硬技能 "" 软技能 " 相互促进发展

这片 " 果园 " 何以获得如此丰硕的成果?

除了教育理念外,课程体系是其核心。与传统学校不同,日日新学堂的小学课程分为六个课程模块:

文学语言类包括语文、文字汇解、儿童文学、经典诵读、文言通读、英语等课程;

科学类包括科学、心灵手巧、博物通识等课程;

数学类包括数学、数学兴趣社团课等课程;

艺术类包括音乐、美术、戏剧、茶语茶风、生活美学、书法等课程;

体育类包括足球、武术等课程;

社会类包括游学、劳动、户外拓展等课程。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