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北京思政课堂融入鲜活“北京味道”

时间:2022-06-26 13:4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聚焦首都盛事、“开门办思政”,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

北京思政课堂融入鲜活“北京味道” 2022年06月24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北京思政课堂融入鲜活“北京味道”

 
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思政课堂上,除了理论讲解,还会引入大量鲜活素材。中国人民大学供图  
 

北京思政课堂融入鲜活“北京味道”

 
3月24日,中央财经大学文雅老师在进行思政示范教学。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供图  
 

北京思政课堂融入鲜活“北京味道”

 
2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为新成立的冬奥师生宣讲团授旗。中国人民大学供图  
 

北京思政课堂融入鲜活“北京味道”

 
4月29日下午,北京建筑大学党委书记李军锋为全校师生讲授疫情防控思政课。
北京建筑大学供图
 
 

北京思政课堂融入鲜活“北京味道”

 
1月23日,北京建筑大学的志愿者们在横幅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和祝福。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两次夺金,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但其实都是在为祖国的荣誉全力拼搏。”2022年5月4日,青年节,一堂别开生面的首都教育系统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大思政课”通过网络媒体播出,“课堂”上,冬奥冠军武大靖等六位讲述人通过网络节目分享了自己的冬奥故事,诠释“冰雪中绽放的北京冬奥精神”。

  此次活动是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举措。

  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大思政课”在全网播出后受到广泛好评,收看245万次,相关微博资源阅读6000万次。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学院辅导员刘霁炜表示:“这堂课激励我切实扛起肩上的责任,带领青年学子奔跑在新时代的青春赛道!”

  这只是近年来北京聚焦首都盛事、“开门办思政”,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坚持高站位高标准,加强顶层设计;思政课堂越来越“活”,教学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集体备课让思政课入脑入心……北京思政课建设中,首都特色不断凸显,“北京味道”越来越浓。

  内容新、形式活成为思政课“打开方式”

  “去年有一篇名为《躺平即是正义》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很多人都说要躺平。”2022年3月24日,在“金课开讲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示范教学活动现场,中央财经大学思政课教师文雅用“躺平”一词开启了这堂课。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示范教学活动是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联合北京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等共同打造的集体备课品牌,思政课网络示范教学活动每个月举办一期,采取思政教师讲课、专家和学生听评课等方式,帮助全市思政课教师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课。

  文雅先是分析了什么是“躺平”及其背后的原因,又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躺平”的人生不值得过,最后在各种事例中引导学生用奋斗对抗“躺平”。活泼的语言、贴近生活的话题,一下子就抓住了听讲学生的心。

  中央财经大学研一学生崔召颖表示,这堂课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就在于“躺平”这个话题离自己很近,“有时候我在面对困难时也会躺平一下,没有及时行动起来去改变现状。老师的讲解让我对躺平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收获了很多。”

  近年来,在北京市大中小学校的课堂上,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的思政元素、亲和性和针对性大大增强的思政课教学并不少见。

  不仅如此,融入全新的方法手段,建设丰富的案例资源,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研究实践……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推动下,全市思政课改革注重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导向,不断探索新路径、创出新模式,课堂内容越来越“新”,形式越来越“活”。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