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02 14:21 | 来源:墨客学术 | 作者:墨客学术 | 点击:次
随着全球产业链加速向区域化、多元化、数字化与可持续化演进,稀土作为关键战略资源的地位日益凸显,正成为驱动全球经济绿色转型与高技术产业竞争的核心力量。其中,稀土磁性材料独占全球稀土消费量的45%,并被视为未来十年产业增长的主引擎。
在此背景下,中国稀土企业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整个产业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将通过梳理重点上市公司的财报,为您展示2025年的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图景。
一、主要上市公司情况
1.原料板块
目前,稀土产业上游主要有北方稀土、中国稀土集团、盛和资源、广晟有色、厦门钨业等5家上市公司。其中北方稀土作为稀土龙头企业引领整体上游产业的发展,上半年其业绩表现亮眼。北方稀土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188.66亿元,同比增长45.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1亿元,同比增长1951.52%。报告期内,稀土冶炼分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7.06%,稀土金属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2.33%,稀土功能材料销量同比增长17.93%。
中国稀土集团、盛和资源、广晟有色等3家公司扭亏为盈,净利润均显著提升。尽管厦门钨业业绩下滑,但其稀土业务仍实现营业收入27.54亿元,同比增长34.04%;实现利润总额1.25亿元,同比增长6.71%。
2.磁材板块
下游稀土磁材方面,多数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保持增长。除稀土价格上涨使得产品售价增长,多家公司半年报均提到,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是其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产品中重稀土使用量大幅减少。一方面,外表面渗透技术的普及大大降低了中重稀土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出口管制促使企业调整产品配方,减少了含有中重稀土磁材的销售。部分公司业绩下滑则主要归因于出口管制导致销量减少及产品积压,但随着产品结构优化及未来政策可能的松动,业绩有望逐步恢复。
我们还注意稀土磁材产业盈利能力差距较大,无论是市值、营收还是净利润,头部企业都更占据优势,这也产品结构、技术水平、成本控制能力等差距进一步扩大,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显著。
3.综合利用板块
随着稀土综合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再生资源产品已成为稀土供应的重要补充。华宏科技、三川智慧等为主要代表企业。上半年华宏科技业绩大幅增加,稀土综合应用和磁性材料是其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两部分业务同比分别增长25.46%和29.31%,分别占其营收的49.56%和23.77%。三川智慧稀土回收业务占比较少,上半年稀土回收业务实现营收4238.02万元,同比减少83.01%。三川智慧认为当前回收领域宏观形势尚不明朗,因此采取了谨慎经营的策略,这也是这部分业绩减少主要原因。北方稀土、金力永磁、厦门钨业等多家公司也已经或将在稀土综合应用领域展开布局,随着稀土追溯体系的建立,稀土综合应用领域未来将快速有序发展。
4.项目建设情况
稀土上市企业整体发展向好,多数企业将增长归因于产品售价与销量的大幅提升。目前,头部企业正进一步扩大产能,以满足稀土产品快速增长的需求。特别是北方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的二期工程开工,建成后将实现年处理混合稀土精矿折氧化物11.5万吨、萃取分离稀土氧化物10.6万吨的产能布局,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稀土冶炼分离项目。
二、终端行业发展情况
随着能源结构加速转型升级,绿色能源革命推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多数上市企业看好未来稀土产业发展。特别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白色家电等主要应用领域表现强劲。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完成962.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3%,以每辆2kg的稀土磁材用量计算,1—8月新能源汽车查奴也的稀土磁材消费量已达1.93万吨。同时随着800V高压平台、智能驾驶等技术升级,单车稀土磁材用量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