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在线答疑
全国百强县,涟水88位!

 

■ 融媒体记者 姜 浩


7月31日,2024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会上赛迪顾问对外重磅发布《2024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研究成果,公布2024赛迪百强县榜单,涟水县成功入围,位列第88位!成为江苏最年轻的全国百强县,也是淮安市唯一一个全国百强县。

从脱贫摘帽到荣获江苏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从百亿级项目渐次落地开花到地区生产总值三年连跨三个百亿级台阶;从2020年全国百强县榜单第170名,到如今从1800多个县域中脱颖而出……短短几年间,涟水这片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能够不断进位、荣登百强?实现从“贫困生”到“优等生”的华丽蜕变!

“在高质量发展和县域经济寻求新突破的阶段,县委认为不能做过去‘苏南模式’的‘跟随者’,而要走一条有涟水特点的路径。”涟水县委书记洪然表示,我们注重本土优势、产业方向、产业布局的研究,不好高骛远,结合自身实际,坚定走好绿色低碳“赶考路”,锚定新能源、新材料两条新赛道,一边对内深挖资源禀赋,一边向外谋求产业突破,向新而行、奋楫争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走在前、做示范的责任担当,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努力将更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自古涟漪佳绝地。涟水,地处苏北腹地,古时就有“淮扬之襟喉,齐鲁之门户”的美誉,是著名的教育之乡、重要的枢纽高地、悠久的美酒产区、宜居的生态水城,先后荣获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等荣誉,连续三年夺得全市重特大项目攻坚优秀县区。

“火力全开”产业发展聚能成势

在涟水,一座座180多米高的大风车迎风转动,源源不断地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机组上“中国巨石”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中国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于2023年2月8日正式开工,经过17个月的建设,已建成两条年产10万吨玻纤生产线,为涟水打造以中国巨石为链主的国际先进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也为世界玻纤行业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涟水是传统农业大县,进入新发展阶段后,不相协调的一二三产结构矛盾渐显,亟待调整。“‘有什么样的机场,落什么样的飞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大宗运输需求的交叉点上,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便是涟水谋求工业强县建设的首要课题。”洪然表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涟水开始调整发展布局。近年来,涟水大力实施“2233”发展战略,推进“工业强县”建设,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引育链主型企业,吸引产业上下游企业集聚,全力延链补链强链,精准发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优势。

捷泰新能源项目不断刷新“涟水速度”,2023年开票销售首超50亿元;今世缘南厂区技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部分竣工投产;中国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项目5月10日成功点火、5月28日首线出丝;阿特斯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实现签约、开工、建设“三级跳”……涟水四年新上四个百亿项目,总数占全市近三分之一,领航绿色食品、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及新能源、纤维新材料四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实现了新能源、新材料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突破,极大地提升了涟水综合竞争力。

洪然表示,下一步,涟水将依托龙头企业,加大对光伏银浆、玻璃、支架等产业链项目洽谈攻坚,围绕上下游加快切片、电池片和应用系统等领域企业集聚,打造“硅片、电池、组件、应用”垂直一体化的光伏产业产能布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释放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破题引路”营商环境不断做优

1月29日项目签约;2月28日项目开工,打下第一根桩子;5月31日,地下管网、道路基础、厂房桩基等工程施工齐头并进,现场钢构林立……在阿特斯新能源产业园项目现场,不断刷新的“涟水速度”所带来肉眼可见的变化让人惊叹!

从“全国百强县”这一高频热词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热度,这个夏天,一幕幕“热辣滚烫”的发展图景在涟水大地上生动演绎。

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拉动经济的“主引擎”;而好的营商环境则是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一直以来,涟水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来抓,持续打响“涟快办”服务品牌,创新项目代办“12345”工作法,深入推进“并联审+容缺办”“减材料+免证照”等改革事项,强力推动“极简申报、极速审批、极优服务”审批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零距离”服务。过去的三年,涟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95个、新开工198个、新竣工142个,去年平均每3天、每5天、每7天分别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1个产业项目。今年上半年,涟水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70个、37个、21个,形成了“大项目顶天立地、好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态势,切实以营商环境之“优”,力促经济发展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