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在线答疑
2025年赤峰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1月8日在赤峰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栾天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蓄力突破的奋进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带领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锚定自治区“闯新路、进中游”目标,以改革创新精神办好两件大事、抓好“六个工程”,经济社会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6%。

——令人振奋和鼓舞的是,工业经济总量成为全区第四个突破2000亿元大关的地区,工业投资增长30%、领跑全区。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数量全区第一。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额再创历史新高,跃居全区首位。

——令人欣喜和激动的是,全市人民期盼多年的赤大铁路客运正式通车,结束了境内南北不通客运火车的历史。赤峰国际陆港至天津港、大连港“公转铁”铁海联运集装箱班列和赤峰至莫斯科的跨境公路运输(TIR)成功开行,打通了蒙东地区海上、陆路进出口新通道,实现航空、海运、铁路、公路运输模式全覆盖。玉龙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大关。东北电网“十四五”期间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巴林—奈曼—阜新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投运。5个园区成功认定自治区级化工园区,数量居全区第一。红山产业园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全市第二个院士工作站全面建成,科技创新按下“快进键”。

——令人骄傲和自豪的是,高水平承办全国林草生态建设领域以工代赈现场会、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和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比赛等重量级赛事会议,巴黎奥运会上赤峰籍运动健儿取得一枚银牌的历史最好成绩。“龙年游龙乡”等系列文旅活动持续火爆,登上央媒240余次。红山文化考古取得重大突破,辽上京皇城南部建筑遗址获评“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乌白路荣登“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榜首,玉龙故里实力圈粉,多彩赤峰强势出圈。

回顾过去一年,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年来,我们扭住关键、综合施策,经济运行向好态势更加稳固。开工建设711个重点项目,投资突破1300亿元、同比增长24.4%。政策落地工程见实见效,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198亿元。设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3个重点地区驻点招商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80亿元。组织消费促进活动1500场,带动消费50亿元。新增经营主体6.5万户,落实援企稳岗补贴8.3亿元,累计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21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7.5%和8.6%。

一年来,我们聚力攻坚、延链成群,产业转型基础更加坚实。新型工业化扎实推进,五条千亿级产业链条加快构建,双氟磺酰亚胺锂盐、气凝胶产业基地、储能PACK系统、30万吨阴极铜扩产能等一批工业项目稳步实施,远联钢铁冷轧带钢、富邦铜业技改扩能等22个项目竣工投产。26个新能源项目加快建设,新增装机规模260万千瓦。全球首个绿色氢氨联产—远景零碳氢氨一体化项目投产试运行,全国首个陆地高海拔地区大兆瓦机型—兴龙20万千瓦风电项目并网投运,蒙东首个自治区电网侧独立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大唐康家营储能电站建成投运。抢抓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有利机遇,实施矿产勘查项目25个,出让探矿权16宗,23个探转采项目获得采矿许可。投资25亿元实施园区基础设施项目65个。现代服务业扩量提质,成功获批国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宝马汽车、吉利银河等18家首店、旗舰店落户开业。第二届电商直播节1400余场活动圆满收官,带动网络商品零售额突破55亿元。成功打通天津空港国际快件进口通道。全面优化“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开行中欧班列30列。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建昌营“民BA”、全国越野人的达里湖冬捕季、香港少年儿童玉龙故里跨年文化交流等活动引爆文旅热点,全年接待游客超2700万人次、实现收入3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和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