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3 03:09 | 来源:墨客学术 | 作者:墨客学术 | 点击:次
知识改变命运 付出总有回报
从一名高考落榜生到兰州大学医学硕士,从为生计而奔波的贩鱼小贩到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我用了整整15年的时间。在这时间的长河里,15年的光影就如一滴透亮的水滴,然而对于人的一生而言,又会有几个这样的15年?我固执的用15年时间磨了一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阐释出天道酬勤这亘古不变的真理。
现实很残酷,梦想很骨感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到底充满着多少变数?没有人会未卜先知。只有那些执着的人懂得,可以不变的,是追求生活、追求梦想的信心、毅力和勇气。
流火七月,是一个万物向上的时节。然而,对于我来说,2000年的夏天却是一个灰暗的时节。刚刚经过高考洗礼之后,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揣着大学录取通知书,一个个光宗耀祖地走出小山村,我很是羡慕,更多的是自责和懊悔,悔自己在正当读书的时候没能尽全力。然而,悔归悔,恨归恨,生活还得照旧,家里的条件也不允许一个半大小伙子再吃闲饭。此时的我只有一个念头——走出去,赶紧走出去!让父母不再为自己操心!接下来,我不顾父母反对,辞别了兄弟姐妹,只身一人前往省城兰州开始“闯自己的社会”。从老家出发,坐了将近一天的长途汽车,到兰州已是华灯初上。汽车从东岗桥下来,便不时有人开始陆续下车,我不知怎么的就鬼使神差般稀里糊涂地从焦家湾下了车。等下了车后才发现,周围黑漆漆的,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再往远处看,有一个地方亮着灯,赫然写着“住宿”。不用多说,我今后的生活便与这个叫焦家湾的地方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房东的介绍下,我做起了人生的第一单买卖,首先租了一辆房东的三轮车,然后在焦家湾冷冻厂批发了几箱冷冻带鱼,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大声吆喝,做卖鱼的小生意来维持生计。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一天,我骑着三轮车路过会宁路市场,看到这里的市场很红火,便自己也想着能在这里卖鱼再多赚点钱。没想到,刚停下三轮车,就呼啦上来一帮人围住了我,原来是市场管理执法的。幸好,在场有一位好心的老大爷,在老人家的劝阻下,留下了我的三轮车,但鱼却被没收了。等市场管理员走远后,老大爷劝我想开点——吃亏便是福。可想到毕竟会宁路市场人多热闹,鱼好卖。没过几天心不甘的我,再次来到市场上,这下格外小心,人始终就没离开过三轮车座子。这时,我看到几位熟悉面孔的老人在买菜,其中一位就是上次帮过忙的那位长者。老人同时也注意到了我,和我聊了起来,并劝我年纪还小,是否有想上学的意愿,告诉我他们学校有自考的专业,不妨考虑一下。世间的事,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为了摆脱以后不再受人欺侮,作出了人生旅途中第一次重大选择,参加自学考试的学习。尽管这选择是如此的偶然,对我来说,并不能确定,这偶然的选择会走上怎样一条艰难的求学之路,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选择一念头,坚持非易事
重返校园,继续读书,这听起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然而,对于我这样一个连自己肚子都吃不饱的小商贩而言,谈何容易!读书,钱从哪里来?一分钱难死个英雄汉!如此现实的问题,就明晃晃的摆在我眼前。如果不读书,打工混日子?又岂能甘心?内心煎熬的我,多次徘徊在兰州医学院门口,试图走进去,但腿又如铅重。站在校门口,向里探望。校门口张贴的一则招生广告映入我的眼帘,“如果你想拥有真知,请到兰医来;如果你想磨炼意志,请到兰医来;如果你想立足社会,请到兰医来。”对呀,自己不正是到处碰壁,寻找真知的人吗?
回家,告诉家人自己的选择。父母看到我如此坚毅,表示全力支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读书总会有出路。
2000年8月的一天,我高兴的来到了兰州医学院,参加了自考入学考试。两周过后,以比较理想的成绩被光荣地录取为该校的一名临床医学专业自考生。9月1日,带着父母的嘱托,带着自己的愿望,来到学校进行报到。从此,开始了我的求学生涯,用整整15年的时间来证明这个最初的选择。
第一学期的课程安排较多,公共课和专业课都有,从小喜欢学医的我,对专业课程很感兴趣,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每天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外,其余的时间基本在教室度过,每当班主任老师考勤的时候,总能看见我的身影。正是凭借这种埋头苦学的精神,在全年级选班长的大会上,班主任提名我担任2000级自考班三队班长职务。是机遇,是挑战,是超越,其实,对一个农村孩子而言,就是一种说不出的压力。我常常悄悄问自己:“我能行吗?我能胜任这个职务吗?”老师看出了我的心事,一次又一次的鼓励我,告诉我,不用担心了,就全当是锻炼自己吧。